除了赵绾,他们还举荐了另一位儒生王臧为郎中令,是为“九卿”之一。
王臧和赵绾刚任职,便又举荐了他们的老师名儒申公,这位可大有来头,申公的老师是浮丘伯,而浮丘伯的老师,是荀子。
刘彻也很重视,“安车蒲轮”“束帛加璧”来迎接。
十八岁的刘彻意气风发,他想践行自己的执政理念,他想尊儒改制,他想立明堂、改正朔、定服色,他想强化天子集权!
但登基仅仅两年的少君能掌控局面吗?
事实证明,不能。
“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窦太后出手了。
建元二年十月,赵绾奏请“毋奏事太皇太后”。
这件事触及到了窦太后的核心利益。
要知道,西汉向来有太后预政的传统,从昔年吕后,到如今的窦太后,就算是皇帝已经成年,西汉的太后们也不会放弃过问朝政的权力,而窦太后,从文帝、景帝时,一直都是权柄在握,到了孙子这里,刚在她的扶持下登基两年,就想翻台子?!!!
当年诸吕之乱,她陪着当年还是代王的文帝刘恒入主西都,中宫掌位数十年,亲儿子当了皇帝后都被她一再逼迫,让景帝立次子梁王为皇太弟,事不能成,又在亲外孙女定亲后,一力促成了刘彻的登基。
这位老太后出手很决绝赵绾、王臧下狱自杀,窦婴、田蚡免职谢罪,这还不算,窦太后亲自下令,以许昌为丞相,庄青翟为御史大夫,石建为郎中令,可以说是雷厉风行,连刘彻都没能抵抗。
刘彻的第一次尊儒行动,失败得很彻底。
犹如被迎头泼了一盆冰水,刘彻立刻清醒了,此事后,他不再明面上与窦太后抗争,而是开始韬光养晦。
他照旧招揽一些儒生才者,但不再给他们官职,而只让他们作为近臣陪伴。
另一方面,他开始微服游猎,做出一副不恋权位的样子,精挑细选了一些精于骑射的卫兵,带着他们在长安城附近纵马游猎。
明面上是游猎,实际上,在被祖母压制后,刘彻有了危机感,他想训练一只属于天子、忠诚且勇猛的私人警卫队,游猎,不过是个名头。
李盛看完资料后就开始蹲刘彻。
又小心翼翼地待了两天后,李盛终于等来了纵马出游的刘彻,隔着老远,它就听到了马蹄声和嬉闹声,偶尔还有长箭出弦掠过枝叶的风声。
李盛好不吝啬地把积分都砸进去,在距离两百米的时候,从视野中看到刘彻把手伸向箭筒,眼睛梭巡寻找猎物,他立刻示意系统到时候了:“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