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彻敷衍过去,拉着一张脸出来。
李盛跟在他旁边低低地慢慢飞,他知道王太后为什么不喜欢韩嫣。
一部分原因是韩嫣自己情商有点低。
王太后在进宫之前曾嫁给金王孙,生有一女,为讨刘彻欢心,也为了巴结王太后,韩嫣打听得此女就住在长陵邑,便悄悄向刘彻禀告,刘彻亲自前往,带着金氏女来到太后的长乐宫,一起拜见王太后,当即封金氏女为修成君。
但实际上,这件事经不起细想,长陵邑离着长安可是很近的,韩嫣都能轻易找到金氏女,以王太后的权势,难道寻不得?可见是王太后有意隐瞒。
而韩嫣这场自以为是的讨好,却在不自觉间得罪了王太后。
另一方面,王太后是有族人的,但王氏族人的子弟却不是特别出众,在皇帝跟前的脸面显然不如韩嫣,王太后多少就有些不满。
且王太后跟全天下的家长一样,觉得自己家孩子最好,但凡有什么错处,都是他身边的人带坏了,很不幸,跟刘彻玩得最好的小伙伴,就是韩嫣,这就被迫背锅了。
刘彻压着一张低气压的脸去了椒房殿,太皇太后还在,他不能不顾及。
其实,他跟陈皇后,也是有过甜蜜时光的,毕竟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馆陶长公主在他的皇位继承中也出了大力,阿娇娇蛮可人,满心满眼都是他,年少时情窦初开,谁能不心动呢?
可随着他长大,即位,掌权,阿娇还是那样,刘彻的心境就变了。
昔日的娇蛮成了如今不合时宜的“不懂事”,他需要子嗣,登基三年,后宫未曾有孕,他心里是很有压力的。
毕竟,老刘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啊!
当年窦太后就曾经想让梁王继位,若是他久久不能有子嗣,他说不定也要被逼着立皇太弟了!
可阿娇过于妒忌,但凡他宠幸旁人,总要给他脸色看,说话间,也总是把昔日的推举之功挂在嘴边。
刘彻也是千娇万宠长大的,他母亲得宠数年,后来姨母入宫,又连生四子,他从出生就没受过什么挫折,就算后来筹谋皇位,也是顺顺当当的,一次两次还行,长此以往,他也厌烦了皇后的骄横。
刘彻去椒房殿,李盛自己回了未央宫休息,第二天,他就听到宫中传令,皇后要遣出一批不常得到召见的宫人。
这些宫人中,有些是伺候过皇帝的,毕竟不同一般宫女,刘彻也去送行了。
其中有一位宫人,并不在遣出之列,却面见皇帝请求出宫。
她长发流波如瀑,身姿飘逸动人,在一群人中很有些显眼,一双盈盈泪眼,痴情不舍地望向刘彻,拜别君王时,粉腮垂泪梨花带雨。
分明舍不得,却含泪请求皇帝赐她出宫的机会。
刘彻看向那一头秀发,忽然想起来了,这是去年他在平阳公主府临幸过的歌女她叫卫子夫。
作者有话说:
第222章 第222章[VIP]
美人含情相望, 泪水涟涟,分明是痴情不悔,却又哭求请出。
刘彻这种经典款霸总, 果然被这欲拒还迎的老套路吸引了“子夫得见,涕泣请出, 上怜之, 复幸”。
李盛蹲在大树枝杈上现场吃瓜,不由得感叹,卫氏之起势, 真是时也命也运也。
刘彻是最典型的封建贵族, 这辈子仅有的憋屈都在窦太后身上了,新政失败就算了, 皇权更替不是那么简单的,败了就要服输认错,刘彻有这个心里觉悟。
可是男女之事上呢?刘彻现在已经不肯再受掣肘, 馆陶公主助他上位,他也按照约定给了阿娇皇后的位置,尊荣无限,可他终究是皇帝, 他需要子嗣。
更重要的是,他的子嗣,并非只能是皇后所出, 尽管,这是窦太后和馆陶公主都心心念念的事情。
卫子夫出现的时机其实正好。
从感情上,刘彻前几天刚从陈皇后那里受了憋屈, 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