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胡思乱想,没注意到秦王已经看完马又过来了,正看着他吃草。

在他的视角里:这匹大马毛色油亮鬃毛长而顺,颜色也是相当漂亮,尤其在阳光下映着,肩背上仿佛披着一匹深紫色绸缎,要是跑起来想必更好看。

而且肩高体壮一看就是个战马的料子,这会儿吃起东西来也是不紧不慢,看见人过来了也是沉静安分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实在是好马啊!

但其实李盛只是在发呆的同时无意识咀嚼草料罢了。

正当李世民想走过来再看看他新得的漂亮大马飒露紫的时候,他的亲卫跑了过来,忙乱的脚步声把几个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亲卫面色焦急,凑到李世民耳边说了两句话。

李盛就看到他的脸色迅速凝重起来,跟方英致礼后就离开了,他目送着人走远,脑子里只有刚才听到的那句话:薛举异动,陛下急召秦王。

作者有话说:

(1)引自旧唐书

第3章 第3章

李世民走后,方英也被人叫走了,临走前还吩咐人把刚才秦王挑的几匹马隔开安顿好。

于是李盛和另外的几匹马被带了出来往外走,跟他齐排着走的是一匹纯黑色的大马,不知道为什么,这马总是抢步,老是想走到他前面去,李盛觉得莫名其妙,干啥啊,换个宿舍而已,又不是领奖品去,这么着急干嘛

于是李盛就让开了,切,他可是拥有高智商大脑的人类内核,不计较这个。

但是旁边的负责人就夸他:“秦王挑的这匹马脾气很温和啊,也不往前抢。”

李盛听着,觉得很像幼儿园的时候生活老师夸他乖乖排队的语气。

系统及时出现为他解惑:公马是很有竞争欲望的,没经过训练的马在两马并行的时候,经常会越走越快。”

他们这几匹马被带到了另外的一个马厩,地方很大很宽敞,虽然还是吃那些东西,但住宿环境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有老大了就是不一样嘿,李盛左右看了看,他被安排在靠边的一个位置,阴凉通风,挺好,他喜欢自己的新床位。

但是李盛没在他的新床位待多久,因为他的“脾气温和通人性”的评语,再加上这次军马的数量确实不够,李世民把他也带上了战场。

李盛刚被带到大部队里就被灌了一剂茵陈散,不光他,这一排几十匹马都是这次领军将领的马,被灌了一个遍,

随行的马头是熟人方英,李盛就看着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厚本子跟旁边的小吏校对着什么,刚喝完药的李盛凑过去看了看,发现都是马料和马药。

方英后面还是跟着那个小徒弟,好像是他亲侄儿,方英一边看着本子,一边嘱咐他一些话。

“夏季,马不可出血不能着热,宜灌消黄散并茵陈散,比春季要加麸减料,每五日一次于河内深水处浸之以消暑热防疫。”

“一马每日要供给粟一斗、茭草二围,另有马盐三合,这些账目都要清楚,另外,每十人为一火,一火内配给兽药两份交由火长支管。”

说着他抬起头望了望那边正在搬运草料的士兵们:“这场仗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还要预备下秋季的马药,理肺散、白药子散也要少备一些,跟负责粮草运输的人知会一声,在关中要先备好,这场仗要是打长了,人药都难保足量,马药可就更说不准了(1)。”

李盛听得津津有味,他还以为军队里只管马的粮食呢,原来人家连兽医都是备好了的。

他听不懂的地方系统还会给他解释,当然,都是文字,图片和影像是没有滴,这也是系统的使命:采集这个时代的图像信息。

方英待了一会儿就走了,李盛被风吹得挺舒服,大脑里的思绪不由得转到了这次战争上。

他已经通过系统看过这次战争的始末了,要想改写这场战争的结局,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李世民,如果他没生病,那军队大权就不会下放到殷开山和刘文静手中,那第一次浅水原之战可能就不会败得那么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