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二天早上,他就来不及悲伤了,先贤掸果然是个冲动性情,昨夜里左贤王得知大单于居然派了亲卫来探听刺杀,一时激动昏厥过去,再也没有醒过来,先贤掸情绪上头,怨怒愤慨之下,决定在丧事上起兵反了!

他知道自己仅靠眼下的力量无法扳倒单于一系,他只想杀了狐鹿姑,然后向东潜逃,以狐鹿姑的头颅投降汉朝!

李盛急了,带着韩颂这只二百人队伍连夜前往左贤王部落,然后带着一枚鹰扬卫的金印去找了先贤掸。

先贤掸是冲动,但不是蠢,一见这枚金印上的“鹰扬”二字,再看到帐篷里端然而落的巨大金雕,他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一定是汉朝在匈奴的间谍得知此事,于是奉命前来策反他!

先贤掸自己脑补好了剧情,顺利跟着大金雕去见了韩颂,韩颂是通匈奴语的,两人交接过,韩颂边写成书信,并鹰扬卫金印和先贤掸的一个虎头牙牌作为凭证,一起放到一个袋子里,系在了大金雕爪子上,两方人马在一片灌木林中,共同看着巨大金雕振翅远去。

“王子放心,明日一早四更天,必有回报。”韩颂是知道大金雕的速度的,一,从这里到长安,最惊险的时候打过两个来回。

这会儿到四更天还有三个时辰。

于是李盛一翅膀把刘彻从赵夫人的床上扇起来,拽着人走到外面,把爪子亮给他看:搞快点,那边等着回信呢!古代的尸体放不住,不趁着丧事前把事情敲定,那就错过机会了!

刘彻晕晕的,被赵夫人伺候着喝了两盏茶,洗了脸,这才清醒过来,在灯下细看这封书信。

一边看,刘彻的脸色就越发凝重起来。

“来人!开宫门,派人去各位将军未央宫议事!”

随着吱呀吱呀的声音,厚重的宫门打开,金吾卫手执天子令,接连出宫往各家府上去。

“去给朕沏一壶浓茶来。”

“陛下,赵夫人为您做了些甜汤点心送来。”门外有小宦官禀告。

“那就呈上来吧。”

就知道自己吃,我呢!鹰鹰跑了这么久给你送信啊!

不过铲屎官还算懂事,不等李盛动手,刘彻亲自拿了肉条投喂大金雕,一边喂一边还吐槽:“这大晚上的.....”

“嘶”刘彻低头一看,阿曜的爪子按在他大腿上,还威胁地勾了勾:怎么,对于鹰鹰晚上办事,你有意见啊?!

刘彻果断闭嘴了。

“我是怕阿曜太辛苦了。”

哼!这还差不多!

到嘴的大饼肯定不能让他飞了,二更天,未央宫灯火通明,刘彻与众位大臣们商议良久,决定发边城驻兵三万接应先贤掸,另有霍去病带兵三万,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亲迎匈奴降军。

说起边城驻兵,当年因为攻打大宛的时候供给匮乏,刘彻下令在西边各处建立据点,还与当时的句犁湖单于产生冲突,然而刘彻刚要开战,句犁湖就噶了,继任者求和,不敢再战,自然也不会再阻挡汉朝据点囤兵都行为。

到今日,匈奴单于在外交冲突上的懈怠终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汉据点囤兵急行军,只需一日便可抵达匈奴主部

既然商量好了,李盛飞到刘彻边上,在他袖子上擦擦爪子,然后拍拍旁边的纸笔:赶紧写信啊!等着呢!

大金雕伸出爪子等着绑信,歪头就看到刘彻有些疲惫地撑住头揉了揉太阳穴,这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了,半夜被大翅膀扑棱棱拍起来,一路从李夫人那里回到未央宫,还要耗费心神地思虑周详,看堪舆图,调兵遣将,再加上前阵子卫青的事儿心情不好,精神头儿本来就差,这会儿可能是有些撑不住了。

李盛有点后悔,刚才叫醒的时候太急了,应该温柔点的。

看着阿曜有点担心的样子,刘彻摸摸大金雕的翅膀安慰道:“阿曜路上要小心点,我没事。”

李盛看了他一会儿,又花了积分确认没事儿,这才放心。

大金雕挪动爪子,凑过来蹭蹭铲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