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攻,为秦国争取政治同盟;延续改革,富国强兵;坚持军功制,削弱封君贵族势力,加强王权。

在对外战争中,秦昭王更是大开大多战有功。

伊阙之战,以白起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这一战,夺取了中原腹地,自此一战后,韩魏两国也国力受损,再难与秦相抗;

鄢郢之战,攻破楚国都城,迫使楚国迁都至陈留,楚国元气大伤,不复往日之盛;

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国大军就此葬送,赵国自此一蹶不振。

攻楚、破赵、逼打韩魏,在秦昭王晚年,秦国已经确立了对六国的绝对优势。

而后灭西周,夺九鼎,问鼎天下,秦昭王也算是为哥哥秦武王和自己,都还愿了。

秦武王确实好勇斗狠,但人家也不是没有作为的,宜阳一战都打到了韩国的都城,为秦国拿下了三川之地,自此,以宜阳铁矿、巴地盐泉,运城盐湖,秦军可以装备五万精兵,这贡献可是不小的。

当年秦武王远望周城,发出了野心家的感慨:“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这话还是在洛阳说的,当面给周王寻晦气,是个猛人。

秦武王秦昭王兄弟俩,都是一脉相承的野心勃勃雄心大志。

但英雄也会迟暮,秦昭王在公园前251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

秦昭王去世后,太子安国君在守丧一年后随即继位,但这位秦朝新王在位三天就因病崩逝,谥曰孝文王。

后世关于这件事众说纷纭,还有人阴谋论说是华阳夫人为了尽快让养子嬴子楚继位,对丈夫下手。

这就纯粹是胡扯了。

安国君当了十七年的太子,去世的时候也已经将近五十岁,最后三年因为秦昭王身体不好,他承担了大部分的国家公务,而且他身体本来也不是特别健壮,当然了,这和他年轻时候的放纵有关系,足足二十多个儿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他是劳累积病,而后因病去世,李盛还陪着嬴政去侍疾过好几次。

名义上是在位三天,但其实人家也作为实权君主度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只是守礼遵循孝道,在除丧之前一直没有称王。

孝文王去世后再一年,嬴子楚除孝,继位,以赵姬为王后,以嫡长子嬴政为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