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考上搏得一个功名,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考不上,那他们回去的吃喝也是一大笔开销。

周嘉慕暗骂这些人没个消停。

霍翎被人扫了兴,却也没恼。

虽说这个上书的朝臣是在故意挑刺,但他提出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大多数考生的拳脚功夫其实都比较一般,六项考核里,顶多只有一两项合格。

这种水平来参加考试,确实没什么必要。

“这位大人言之有理。”

霍翎道:“以后再举办武试时,要先在各州进行初试,让所有有意报名的考生先在当地报名参加比试。

“等到初试过了以后,再让他们进京参加总试。

“他们进京的花销,由当地州府承担一部分。毕竟他们考中了功名,也是当地州府的一项政绩。

“进京路上,可以借宿沿途驿站。如此一来,既不会劳民伤财,也不会给朝廷造成什么负担。”

立在大殿之下的官员被说得哑口无言,只得讪讪退了回去。

大朝会结束后,霍翎再次召见周嘉慕。

周嘉慕一见到霍翎,就高兴道:“娘娘英明。”

旁边的无墨没忍住笑出声来,对霍翎道:“娘娘,有没有觉得周将军这话很耳熟?”

霍翎故作回忆:“确实耳熟。几天前刚听过一次。”

周嘉慕噎了一下,转念一想,好像还真是。

周嘉慕努力辩解:“可见娘娘在微臣心目中,是真的英明神武,神采盖世。”

霍翎说:“这话听着倒新奇不少。”

笑过以后,霍翎正色道:“周将军在京师待得还自在吗?”

周嘉慕道:“自在。”

“那是京师更好,还是边境更好呢。”

周嘉慕先是一愣,旋即,他眼中燃起一缕希冀的火光:“娘娘,您的意思是……”

霍翎从来都不打算闲置周嘉慕,她将周嘉慕放在京师,放到辉武阁大学士的位置上,只是想多观察一下周嘉慕。

在武试一事上,周嘉慕表现得很符合她的心意。

所以霍翎觉得,火候已经到了。

霍翎打算任命周嘉慕为燕北副将,让他带着一半的考生一起赴任。

周嘉慕立刻道:“娘娘,这一半的考生,包括秦虎吗?”

霍翎笑道:“自然是包括的。这样的虎将,就应该用在燕北这样的地方。”

……

有关武试的推行和落实,算是霍翎和文盛安之间少有的默契。

霍翎想提拔寒门,文盛安也乐见勋贵武将被打压。

但在武试之外的很多朝政上,霍翎和文盛安的冲突从未断过。

比如说霍翎有意放一些低阶太妃出宫,允许她们归家自由婚嫁,文盛安不知道从哪儿收到了风声,和陈浩言一起反对。

有他们两个辅政大臣带头,反对的声势十分浩大。

如果说太妃之事只是一件比较小的冲突,那霍翎和文盛安之间最大的冲突,还是在季衔山的事情上。

文盛安对于霍翎住在寿宁宫一事,其实十分不满。

只是因为季衔山年纪还小,文盛安只能将不满压在心底,无法宣之于口。

盼啊盼啊,盼星星盼月亮的,可算是把季衔山盼到了六岁。

等季衔山六岁生辰一过,文盛安就上了折子。

娘娘,陛下该迁宫了。

他已满六岁,可以独自居于太和殿了。

霍翎当时就气笑了,这是有多迫不及待。

其实霍翎早就收拾好了季衔山的行李,也安排好了去太和殿伺候的人手,但看到文盛安这么急,她反倒不急了。

抻了文盛安一个月,直到其他朝臣也都有了动静,这才开始给季衔山迁宫。

霍翎原以为文盛安下一步就该上折子,劝她从位于前朝的寿宁宫,搬回位于后宫的慈宁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