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都很关键,但这属于大家都明白的点,你所谓的平巾策,难不成是来给我们做归纳总结的?

这要是什么无名小卒,大家都会觉得对方这是在哗众取宠,不,真无名小卒也不一定能够进到这里来。

但这不是名满天下的陆侍中吗,不应该是这个归纳总结的水平吧,大家耐心的选择再看看。

陆离很快展现了他的水平,他不仅从怀中拿出了一份舆图,还立刻在舆图前给大家指出了黄巾会选择劫掠的行进路线,也指出了家眷随着大部队转移会被安置的地点。

其笃定程度,活似他是这群黄巾贼的狗头军师、总策划。

就连所谓的“来日”,也未必非要等战胜后才能进行。

可以派人去传播诸如“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一类的童谣,也可以跟他们“算账”,比如说早点投降,大家还可以抢种一波,但是要是太晚了,天冷下来可就糟糕了。

针对自己说的三点,陆离最后的总结时:“待粮草不济、家眷被围之时,离愿前往为曹州牧劝降。”

陆离言之凿凿,也没有任何跟黄巾勾结的可能,可这不代表曹操就会无条件相信。

一群人的性命摆在这里呢,正史中官渡之战时,他会相信许攸,一是双方优劣之分曹操明显占据下风,而且他这边粮草不济要坚持不下去了。

二是许攸家人因为犯法被捕,他有背叛的原因摆在那在里。

最为重要的是,他作为袁绍的谋士,他是真的有机会、有资格知道那些东西的。

但陆离呢,他凭什么知晓黄巾的这些情况,甚至未卜先知般的连对方接下来要怎么做、怎么走,抢哪里、如何安顿家眷都清楚。

之前对方对袁绍说知道如何去洛阳的捷径,好歹还有个先帝能够为他“作证”。

可这一次,他出身青州没错,但他来此之前都在徐州待着,如何就这般知晓青州黄巾来到兖州后要如何。

仅凭他言之凿凿就要相信,这不是信任,这是在拿人命赌对方可不可信,而如今虽然败了几场,曹操这边的情况却也没有危及到需要孤注一掷的地步。

曹操倒是没有立刻说不行,他仔细打量着陆离指出来的路线与地点,比较着黄巾以往的做派,这里面不是没有可信度的,只是:“伯安何以这般言之凿凿?”

陆离先是看向曹操,然后环视一周:“黄巾之中有我派去的细作。”

这没什么可稀奇的,毕竟这年头打仗也是要搞情报的,斥候、细作,大家都有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