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倒也没说什么,晚上送了饭食给他,他也照旧吃了。也不曾提起求见太后的话,只是找人要了几本书来读。”

“什么书?”太后问。

“《大宋宣和遗事》。”孟司记答。

“这本儿啊。”太后顿住了。

这本书里讲的是宋徽宗最后一个年号――宣和年间的事。

不是什么严肃刻板教人朝政的书,而是一本话本。

讲了宋徽宗、蔡京王安石变法以及后来康王赵构南渡的轶事。

太后之所以知道这本书,也是因为赵公绥。

还记得是她才摄政后第一年的暮春,案牍连篇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她才摸索着将朝政琐事把握在自己手里,常常自觉心力难支。

虽然先帝晚年已不甚管治国之事,可真到了让她独理朝纲时,大臣们也不甚配合。

太后性格坚强,纵然如此,也从不出口抱怨。赵公绥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在暮春时节,怀中夹了一本书来慈宁宫见她。

便是一本《宣和遗事》。

太后自然没空看这些志怪话本,赵公绥便等她处理完朝政,坐在灯前为她读了一段。

“蔡京之奸,无人能及。每每朝堂之上,徽宗有旨,蔡京总是抢先迎合,拍马献媚,言辞尽显恭维。”见太后撂下笔听他说话,赵公绥便继续读了下去,“徽宗并不觉察,反以蔡京忠心为念,任其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