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青妤阖上眼帘,握着玉儿的手,很快便睡着了。
大雨淅沥了一夜,直至次日清晨方歇。雨后的山林更显清新,凉意袭人。院中青菜被雨水淹没,野花亦被摧残。
晚青妤醒来时已是巳时,身上已不再发热,头脑亦变得清醒。她望向门前,却被一道挺拔的身影挡住了视线。
立于床边的萧秋折闻听动静转过身来,低眸望向她,神色复杂难辨。晚青妤亦抬眸望向他,心中疑惑,他竟还未离去。
此时,玉儿端着汤药走进屋内,笑道:“小姐,快喝药吧。这位大夫医术高超,昨晚只在你虎口处扎了一针便退了热,还开了几副药,说是按时服用,不出几日便能痊愈。”
“这大夫是从何而来?”晚青妤问。
玉儿上前扶她起身,将药递给她,看了一眼萧秋折,笑说:“是姑爷去隔壁镇子请来的。”
隔壁镇子?那般远,他竟是昨晚冒雨前去的?
晚青妤望向他,见他已换下湿衣,身着粗布麻衣,虽略显不合身,却难掩其矜贵之气。
玉儿喂她饮完药后离去。萧秋折依旧立于床前。
晚青妤坐起身来,一时之间亦不知该说些什么,半晌方道:“多谢你为我请大夫。”
她抬头望向他,晨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肩头,灼灼日光之下,想起了起当初嫁给他时的情景。
也想起了十二岁那年,她狼狈地倒在他面前的样子。
第3章 第 3 章 “我来替你报仇雪恨。”……
那年,她十二岁,他十七岁。
她犹是情窦初绽的少女。他已是京城中声名显赫的状元郎。
他天赋异禀,十四岁便摘得状元桂冠,随后的三年里,他屡建奇功,振兴奕国,更亲手设计了横跨大江、闻名遐迩的安平桥。此桥不仅便利了交通,更促进了大江两岸的商贸往来,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他的这一壮举在奕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大江沿岸的百姓对他感激不尽,甚至在桥头立起他的石像,以供祭拜。
如此非凡的男子,世间罕见,上天不仅赐予他尊贵的身份和过人的才智,还赋予了他一副令全京城女子为之倾倒的俊美容颜。
晚青妤与他的初次相遇,是在皇宫的一场盛宴之上。她随母亲入宫赴宴,刚到城门口,便见众多官家小姐簇拥一处。她好奇上前询问,得知众人皆在等待萧秋折的到来,希望能与他有片刻交谈。
优秀的人受人爱慕本是常理,晚青妤虽闻其名,却未曾谋面,心中亦想一睹其风采。
待萧秋折的马车抵达,众女纷纷上前,晚青妤因年幼且身材娇小,被挤在人后,踮足仰望,却仍未能见其一面。
正当她努力向前挤去时,前方小姐身子一侧,她重心不稳,倏然摔倒在地。
而后周围顿时一片哗然。
一双不染尘埃的白色鞋履映入眼帘。她顺着绣着紫藤的白衣向上望去,终是看清了萧秋折超凡脱俗的容貌。他的眼睫浓密如扇, ろんぶん 双眸深邃如墨玉,身姿挺拔,气质高洁,当真风骨难拓。
他低头望向她,轻轻俯身将她扶起,声音清澈悦耳,关切地问道:“摔疼了吗?”
她一时呆愣,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他见状,嘴角微扬,轻笑声中递给她一枚金叶子:“去检查检查有没有受伤。”
她接过金叶子,乖巧地应了一声。
他未再多言,穿过人群离去。
她手中握着金叶子,在原地伫立良久。那时她尚不懂何为情愫,只觉心跳如鼓,难以平复。
回府后,她鼓起勇气给他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倾慕之情。
而他并未回信。
她又写了一封,他仍旧未回。
她如同中了魔怔,短短半个月内,竟给他写了十几封信,还将他的一切事迹和喜好都打听了个遍。
少女春心萌动,如春日里的野草,遇风疯长。悸动、激动、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