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只听俞晔高声答道:“启禀陛下,您老人家年初时曾吩咐臣下细细查验各地呈报的农收明细,臣苦心钻研数日,果然发现了不少疏漏之处。那些地方官吏啊,真是大大的失职,大大的粗鄙,若非陛下圣明”

他这番溜须拍马的话还没说完,李真尚就淡淡说道:“有何疏漏?简明扼要说来。”

俞晔立在门外,不知道屋内形容,不知为何,青年天子的声音听起来气息略显不稳。

同时,御书房内还另有一股粗重的呼吸声,想来是朝中盛传的“御书房神秘人”了。

俞晔看不到皇帝的神态,无法察言观色,不敢有丝毫怠慢,忙应道:“是!这最大的疏漏出自于信州府。信州府田地众多,农户上万,往年交粮总是名列前茅,但去年信州上缴国库的米粟,竟然只有区区千担,这岂不是荒诞至极么?”

说罢,他便惴惴不安等待回应。

须知皇帝李真尚虽然年轻,但生性多疑又心狠手辣,实在不容小觑。

俞晔从前和秦家人走得很近,李真尚登基之后,虽然并未清算于他,但也没有多少重用之意,仍是让他不尴不尬做着副宰相,平时也只交代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务。

是也,俞晔伺候李真尚,比伺候先帝李傅淳还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见李真尚久久不答话,俞晔一颗心都要跳出嗓子眼来,此时御书房内的光景,却是他抓破脑袋都想象不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