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吧,托您这酸葫芦的福气,我家可能要有大喜事来临。”
“还愣着做什么,走了。”
瞬遂还有点没明白过来,扛着糖葫芦一脸蒙圈。
身后的离舟笑着拍他一巴掌。
“小傻子,还没反应过来吗?咱们可能要添小世子或小郡主了。”
“啊!你是说……哥哥等等我,你刚才说的是真的?”
老伯握着银票无措地张大嘴巴,愣愣望着远去的一群人。
小孩扯扯他衣角,疑惑地问道:“阿爷,小世子小郡主是什么?”
老伯回过神,急忙弯腰小声提醒他。
“是很尊贵的客人,咱家遇到贵人了,走,阿爷带你买肉去。”
“顺便给你阿娘买只老母鸡和一篮鸡蛋,让她好好补补。”
“好耶,过年有肉吃咯.......”
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两日老百姓们纷纷上街备年货。
该买的已经买得差不多,日头高悬,已至晌午。
温梨拉着人跑到小巷面摊上,笑眯眯与老伯打招呼。
“刘伯,给我来.......”
他们有多少人来着?温梨发现她最近记性不太好,转过身打算数人。
“三十二碗。”
萧行严替她回答。
将手中糖葫芦交给身后护卫,他走过去小心搀扶她坐下。
“哦对,三十二碗。”
做粉的老伯怔了怔,连忙恭敬应下。
“哎,好。”
“客官要什么浇头?”
温梨摘下帷帽,熟门熟路地与他报想要的浇头:
“我要酸辣口的,麻烦您多放醯,浇头就要羊肉。”
“满满一大碗那种肉,再撒一点豆子和哨子。”
“宁安喜欢吃什么,老伯家的米糷有素汤。”
“素汤就是骨汤加一点青菜,很便宜,三文钱一碗。”
“还有荤的,荤的浇头就是鸡鸭羊肉,还有脆哨,可好吃了。”
“那我要个鸭肉,放点脆哨。”
“九郎呢?”
“老伯,除了我夫人和小妹的,剩下的三十份您看着放。”
“哎,好嘞,那几位稍等。”
他这才刚出摊,就有生意上门,还一来就来这么多人。
正要转身去煮米澜,就见温梨摘下帷帽,他恍惚了一下。
“这位夫人……”好眼熟。
“刘伯您不记得我了,我以前经常来您这里吃米糷嘞。”
“哟,温姑娘?”
“对。”
“哎哟,老朽眼拙,认不出来了,你这是成亲了?”
这装扮都梳成妇人发髻了。
温梨嫣然一笑,朝她嘿嘿回道:
“是,半个月前刚成的亲,这是我夫君。”
“郎君长得可真俊朗,一看就尊贵无比,温姑娘好福气。”
温梨朝身旁的萧行严瞟一眼,骄傲地扬起下巴,相当得意:
“是吧,万里挑一,我一眼就挑中了,我厉不厉害?”
“厉害厉害,相当厉害。”
“等着啊,我立刻下锅。”
刘老伯哈哈笑着朝灶台走去,忍不住又回头瞄一眼身姿挺拔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