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3)

小钱,当然是好事。但游客多?了,就不免要起?是非,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叶子君又问他这几天大概有多?少人来、卖出去多?少东西,说了半天才各自散去。两人又小逛片刻,便去农家书屋找佳慧。

原来佳慧是觉得既然有了工作室,那就要取个名儿?挂个牌。李老师字好,她便想请他写几个字,让人刻了挂到门楣上。到书屋那边时,屋里屋外都是孩子,有的打球,有的看?书下棋,还有的在小院旁边跳绳。两个孩子共摇一根长绳,其他人排着队,轮流冲进去跳几个再跑出来,一个个敏捷得像小猴子,苗苗和可乐也在队列之中。

佳慧也没管他们,径直进屋找到李老师。李老师正在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闹声中,岿然不动地练着字。见佳慧进来,他才起?了身,脸上浮起?笑容说:“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我让老婆子做两个菜,中午就在这里吃饭!”

“不了不了,”佳慧也不让他倒茶,直接说明来意?,把开?办公司成立工作室的事情告诉了他。李老师虽然对她在荒山野岭成立工作室的行为略感惊讶,却又认为她必有自己的道理。听说工作室还没取名,他便沉吟道:“你那家公司取的是个啥名儿??”

“竹声传媒。”佳慧说。

这名字还是叶子君取的,照佳慧的意?思,原本打算从两人名字中各挑一个字组成公司名的,比如说佳叶、慧君之类,叶子君不同意?,郑重思索后取了这么?个名字。“她最喜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词,刚好我们那房子后面好大一片竹林,她就挑了‘竹声’这两个字来,也是希望我们搞点?自己的小事业时,还能有这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这两句我也喜欢,”李老师欣欣然道:“既然真有竹子,公司又叫‘竹声’,那工作室就叫‘听竹轩’如何?”

“这个好!”佳慧沉吟着道:“咱家旁边还有个池塘,到时候把杂草清理了种上莲藕。就拿两句现成的诗当对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您觉得怎么?样?”

李老师也觉得好,忙兴致勃勃地另取了上好宣纸,先练习了好几遍,这才写下“听竹轩”这三个字,又把对联也一并?写完。佳慧看?了大为满意?,忙送上润笔红包。李老师死活不肯收,双方?推了半天,李老师才接过红包,又道:“你晓不晓得到哪里刻?我认得一个搞篆刻的,我来托他刻,等做好了给你送过去。”

佳慧大喜,忙谢了李老师,双方?正在商量牌匾尺寸,叶子君和刘黎山进来了。佳慧忙喊:“子君快来,看?看?咱们的工作室名字!李老师帮忙取的。”

说着又把刘黎山介绍给李老师,几个人站在桌边看?字,叶子君见“听竹轩”那几个字如刀刻斧劈一般,说不出的古朴厚拙,便赞不绝口?,问:“李老师,您这写的是什么?字体?倒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魏碑。”

李老师见她有兴趣,自然是很乐意?讲解一番的。原来这种字体叫作“爨宝子碑”,属于?南朝碑刻,虽不是什么?名家所书,但字体率真硬朗,深为他所喜。他早先临过许多?帖,近十来年却一直在专注练这个,还写过作品,到省里参评过。

两人聊得投缘,书画本是一体,李老师便从案头翻出一本字帖来,说:“你若喜欢,把这本帖拿回去,有时间照着练练。”

叶子君大喜,忙收下字帖。佳慧邀李老师有空去工作室看?看?,几人便告辞出门。原本准备在村里采槐花的,这时也不方?便了,佳慧便说:“路边多?的是野槐树,我们去别处摘就是了。”

时间已近中午,三人叫上孩子们,依旧坐车回家了。沿途大家都东张西望,在路边寻找合适的槐花,等拐进紫薇路后,苗苗喊道:“那边!那边有好大一棵!”

就见路边斜坡上,绿树掩映间冒出一片槐花白。佳慧忙把车停在路边,打开?后备厢,取出摘槐花的镰刀竹篮等物,大家依次淌着荒草丛,朝槐树走去。叶子君则拿着相机,一路跟踪拍摄。

那槐树虽然不像桥南村的那么?粗,却也是枝叶茂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