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养得?他们?膘肥马壮好来给?他添堵吗?这种损己利人的事康熙当然?不乐意干。
孝庄皱起眉头,她知?道三藩所属必然?耗费不少,倒是?没想到三藩的花费如此之巨,但是?形势比人强,花费再大还能有打战来的大不成?如今大清还撑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于是?沉声道:“哀家?知?道皇帝的心思,但是?皇帝想过没有,现如今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比其余两藩加起来还要多?。”
孝庄喘了口气,看着康熙依然?不为所动的模样,不由得?气道:“这些还只是?三藩报上?来的表面数字,其私底下究竟隐藏了多?少人马根本不得?而知?。皇上?这么急着撤藩,岂不是?逼着他们?造反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孝庄虽然?表面上?现在不过问朝政,但是?所有的事情她心中都有一本账,尤其三藩从?顺治那时起就已经是?朝廷的心腹之患,但是?当时她和顺治手中无兵,加上?大清入关未久,尚未站稳脚跟,只能靠着三藩镇压南方各地的起义,有求于人的朝廷除了忍还能有什么办法?如今康熙亲政时日尚短,还不具备跟吴三桂这等根深蒂固的势力扳手腕的本事
康熙见孝庄动了怒气,心中有些动摇,但是?一想到吴三桂等人以退为进的折子?,处处流露出威胁逼迫之意,何况如今大清的国库收入已经供养不起三藩了,现实也容不得?三藩继续存在下去,他瞬间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皇祖母的意思孙儿自然?明白,但是?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之利,若此时不削藩,恐怕再过数年?,朝廷白白养壮了三藩,却无粮饷可供养八旗军兵了。”
康熙现在最怕看到的就是?三藩催请饷银的奏折,更怕看见户部尚书米思翰对他说没钱的苦脸,他辛辛苦苦节俭出银子?还不够全国救灾所需,偏偏富得?流油的吴三桂等人还要伸手向他要银子?,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孝庄深吸了口气,目光灼灼地看着康熙道:“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难道皇帝要在这时候功亏一篑吗?三藩固然?耗费巨大,但是?扼守南方各处重镇已久,而且别忘了如今的陕西提督王辅臣,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总兵吴之茂,云南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都是?吴三桂的心腹部将,吴三桂这等势力几乎及全国之半。更不用说耿精忠和尚可喜扼住了江南的命脉,若是?惹得?三藩具反,我大清拿什么来抵挡?”
孝庄一席话正?中康熙心中最担心的地方,他本来并不想先动吴三桂,而是?打算分?而治之,但是?三藩也不是?傻的,他们?几乎已经达成了共识,想要撤藩就要面对三藩共同的压力,只是?康熙并不是?那种屈服于压力的人,他顶着孝庄质问的目光坚持己见:“正?因为当初吴三桂初镇云贵时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旨意,任由他选派、任免官吏才养成了如今这般庞然?大物,若不趁着现在我大清实力还胜过三藩的时候动手,继续姑息下去,届时朝廷恐怕连反抗的能力也没有了。”
见孝庄若有所思,康熙连忙加把力继续道:“孙儿通读史书,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倘若形成主弱臣强之势,则下臣必反,依孙儿看来,三藩如今已经是?撤也反,不撤也反,还不如先发制之,反倒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更何况吴三桂之子?,耿精忠诸弟都留在京师为人质,想来他们?即使变乱也会有所顾忌,否则内部不稳何以对抗朝廷?”康熙心中认为以如今八旗和绿营的实力,只要不同时对上?三藩,还是?胜算极大地。
孝庄看着自己的孙儿,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她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孙儿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但是?他还是?太?天真了,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大清的实力,如今八旗早已不是?入关时骁勇善战的八旗了,何况比起汉人的数量,八旗根本不够看,一旦和三藩开战,若是?只派汉军绿营,死得?多?了怕汉人不稳,立功多?了又怕功高?震主,但若派八旗出征,大清根本耗不起,一旦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