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肖姗听了都要被她气笑了。

咋一听这个梁科长似乎是个很有原则的人,然而肖姗从她的办公室出来,很快有个男青年进去了,她特意在院子里磨蹭了一会儿,等那人出来后,她主动上前打招呼。

“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干部啊?” 肖姗笑眯眯的问道。

张微山拿到了批条,心里十分得意,看到她是个漂亮姑娘,还猜测他是个国家干部,心里十分高兴,得意的反问,“你有什么事儿啊,也找梁科长?”

肖姗点点头,说道,“是啊,我想买一批钢材,梁科长说没有货!”

张微山嘴里嘁了一声,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纸,警惕的四下里看了看,得意的说道,“谁说没有货?我拿上这个,可以去厂里提五吨的货!”

肖姗眨了眨眼睛,问道,“是吗,你怎么搞到的?”

同行是冤家,张微山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不说了。

他可不是什么机关干部,他是前年下乡返城的待业青年,家里人谁看到谁嫌烦,如果不倒卖点东西,一毛钱的收入都没有。

张微山嘿嘿一笑,说道,“你不知道吧,那梁科长是我亲姐!”

现在很多商品的确还是计划经济,由国家下辖的个子物资局管理,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了,因为,国家很快就会允许私人开厂了,有了私人的钢材厂和钢管厂,物资局就没法插手了。

肖姗笑着说道,“其实我觉得,等过两年,自己开一家钢管加工厂也不错!”

赵明山一愣,点了点头。

他这半年,每个月海鲜制品的销额都在十万上,纯利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赚了约有十来万,如何用这笔钱谋求更大的发展,是他还没想清楚的事情。

前些天肖姗跟他讨论钢材生意,他就觉得这一行前景不错,虽然国家现在只是刚刚恢复元气,温饱问题也还没有彻底解决,但社会的脚步一定是往前走的。

纵观历史,无论何朝何代,一旦经济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一定是会大兴土木的,而现代化的土木建筑,是绝对少不了钢材的。

他笑着说道,“好啊,什么时候开?咱们两个人合伙怎么样?”

肖姗冲她莞尔一笑,说道,“好啊!”

大概因为天太热了,新华书店人不算多,角落里的风扇有气无力的转动着,他俩只是站着说话,就出了一层汗。

赵明山和肖姗挑了几本书就从后门穿到了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里要凉爽一些,赵明山买了两支雪糕,和肖姗一边吃一边逛。

经过女装成衣专柜的时候,他一眼看到一件绿色碎花的连衣裙,是最时兴的鸽子裙,圆领口,袖子蓬蓬的,收腰身,宽下摆。

上前再仔细看,做工用料都不错,翻开吊牌一看,果然是上海货不是广东货。

这么一件用细棉布做的裙子就要三十块,但赵明山毫不犹豫的就买了。

肖姗甚至都没来及反对。

她接过裙子半是埋怨,半是撒娇的说道,“明山,真的不要再买了,夏天这才开头,你都给我买了八条裙子了,我们宿舍的同学,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赵明山被她逗笑了,十分自然地用一只胳膊绕住她的肩头,说道,“好,下次坚决不买裙子了,你看那蓝色衬衫好看吗?”

肖姗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不得不说,赵明山的眼光的确是好,这件蓝色格子衬衫,咋一看很普通,但简洁的小方领,利落的剪裁,在夏天是非常百搭实用的。

她还真的没有这样的蓝色衬衫。

一旁的女售货员早就注意到了这一对十分养眼的年轻人,她笑着说道,“姑娘,你对象说的没错,这衬衫也是从上海进的货,人家大厂子的师傅做衣服有水平,咋一看差不多的衣服,大厂子的穿上又舒服又精神,你长得俊,穿上保准比摆在这里还好看!”

不用说,最终还是买了衬衫。

比起现在的赵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