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3 / 3)

看他,又看看身份证,原地踱了两步,总算是将名字和某段不太深刻的记忆对上了。

他拿起拐杖弓着腰往外走,看起来老态龙钟的,咬字却清晰洪亮,“我想起来了,你就是小古说的那位同学。他前两天给我打了电话,你要给家里人买烟是不是?”

“……啊,是的。我想买雪茄,但我不太了解。”于楠替他将隔板放下,“您是柏古的爷爷吗?”

“什么爷爷,我是他师父。”徐老板路过商品架没停,只是往更靠里的方向去,絮絮叨叨地说着:“那小子初中就跑我这儿要买烟,被我撵走后还是一趟趟地来,估计以为破破烂烂的小店没那么多规矩。”

“我听说他初中就开始抽烟了。”

“对,小小年纪不学好。那会儿他哪有现在这精神头啊,好像家里出了什么事儿,脸色难看得哟……我还真怕哪家黑心店为了赚钱把烟卖他了,就跟他说‘你来,来’,带着他到这个配烟台上搓了几管掺着木叶的橘子皮让他含,唬他这是刚出的最新款,那愣小子竟然也信了,接连吸了好几年的橘子皮,哈哈哈。”

“……原来他身上那么浓的味道是这么来的。”

“哎呀,不也是为了他好?现在他习惯了那味儿,一天也离不得,就随他了。他还自己瞎捣鼓出一套配方,几种草药堆在一块会产生薄荷的香味,但两种刺激性的味道合一起难免会过了头,只有他能喜欢这口。”徐老板拐杖往旁边一挂,利索地收拾起工作台,“不说他,说他怪没意思的。我这也算是百年老店,从我师父那会儿就一直开着,要说包装营销什么的是比不上外头,但论用材和味道那绝对不比其他家差。”

制烟厂的图片里总有各种看上去操作复杂的大型器械,但眼下这片空间却空旷得很,唯一运作的机器还是中央的那台除湿机。

于楠观察完四周环境,不由得问道:“烟都是您手工做的吗?”

“哈……卷烟器可用不了纯天然的烟叶。别看我腿脚不方便了,手上功夫可一直都在。”徐老板说着,从柜橱里翻了几种配好的料子,倒入器皿熏着给他闻了闻,见他一窍不通地大眼瞪小眼,还特地把机制和手卷的区别细细与他讲了一遍。

于楠是个实打实的门外汉,进了这种专业与自己全然不搭的领域不由得束手束脚。他反复嗅来嗅去,挑了其中一个闻起来和穆博延之前抽的气味差不多的,就退后站在一旁看老先生准备工具。这个过程还挺漫长,他不敢离得太近,听着什么是卷纸烟叶、什么是捆扎烟叶,隔了小半天才不太好意思地问:“请问我可不可以自己试试?”

徐老板没什么意见,招招手让他过来,教他怎么把烟叶纵向撕开,又该怎么进行下一步烟心的制作。

“茄衣是雪茄卷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你去那挑一张无损的烟叶……这就是切刀,是不是没见过?哈哈哈,没有把,就这么握着。看好了啊,我教你怎么切。这叶子得裁成新月形,然后平铺在台上,把裹了茄套的雪茄放在上边儿……嘿!看清了吗,裹茄衣是一气呵成的,要是下手慢了有犹豫了,很容易就起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