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楠看着那个方向,还没明白对方的意图,只是出于惯性冲着最喜欢的人扬起一个羞涩却灿烂无比的笑脸。
咔嚓。
合着披在肩头做饰的月光,他和他唯一有指向性的爱慕与依赖、张扬与乖顺,糅杂起头顶暖黄的路灯,如同编织出一幅涂抹了浓厚色彩的画卷,被永久定格在了穆博延的手机屏幕上。
第72章 成为家犬的第四十二天
濒危动物研究所每年的年底会向几所高校发出邀请函,提供给有此意向的学生一个近距离观摩学习的机会。而往往收到邀约的都是与他们有合作的工作室,杨教授带着几位“打工人”乘车抵达现场时,负责招待的工作人员正在给前一批来的学生发放参观证。
却逸洲的社牛属性很快又发挥了作用,离开几分钟的功夫就不知从哪搞来了内部手册,此时正勾着于楠的肩和他一起翻看,上边有场馆的微型地图和历年重大成就介绍,还详细写了所内设立的各个部门与相对职责,条条框框列得十分清楚。
“这不比咱们上课时接触到的方向广多了?楠宝你看看哪个感兴趣,待会儿自由活动的时候我带你着重去打听打听。”
却逸洲作为积极分子,家里早托人将这些东西给他讲解得清清楚楚,于楠怀疑这研究所里都有他的熟人,还不止一个。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甚至纸上密密麻麻的几十行字都没看清,却逸洲就继续叭叭道:“我原来是想往胚胎移植这方向走的,喏,你看这行‘濒危动物冷冻胚胎移植研究室’。上回我叔带我来看过,发现内容蛮枯燥,而我又坐不住,还是觉得外配类型比较好,时不时就公费出游,多自在。”
“你确实适合往外走。”于楠点点头,发现这页上写的很多都和保护动物有关,什么“雪山牦牛饲料作物的品种资源鉴定与保存与利用研究室”、“雪狼应激反应及抗应激添加剂研究与应用研究室”、“盐山羊染色体多胎性及遗传规律研究室”……
这些内容他已经有了入门了解,一部分来自于实验室教导,一部分来自于穆博延给他的拓展资料。可这些分类太杂了,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想专攻哪个方面,而且这里竞争太强,不优秀就只有被人选筛的份。
边这么想着,于楠游移的目光边随却逸洲翻页的动作渐渐聚焦,直到完全停驻下来。不知是不是其中有个词汇太过吸引他的注意,他看到了那一页的页眉上写着国家濒危动物研究所(海洋)分所。
相比较于前面五花八门的类别,有关海洋研究的机构明显要少得多。
人类对地面的探索也不过停留在肉眼可见的表层,深海乎完属于全未知的领域,很多科幻片里都会拟造出种种不存在的恐怖生物,这很大程度都是因认知空白而留下想象空间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