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5 / 7)

种灌顶,最常见的有瓶水、佛冠、金刚杵、铃灌顶等等。那么灌顶究竟为何意?密乘典籍上说灌顶乃是驱散、注入之义。上师以其所具备的功德,加授水和冠等事物于弟子身上,驱散、涤除弟子的污垢,纯洁、净化其身心,即身、口、意,并注入智慧。使其成为一个有成熟身心修持于密法之人的仪轨称作灌顶。灌顶仪轨不应是某个上师的随意创造物,而是真实而正确的,亦必须完全符合密法经典之规定。接受灌顶的信徒才有权听闻、讲说、修持密法,罪垢永静,身心留植修习密道缘分。

在没有授予灌顶的条件下,修持密法则是密乘的一大忌。即便是修持者熟知、精通一切密法经典,若没有授予灌顶,则无论如何修持,不可能获殊胜之成就。即使获得一些微小的成就,师弟二人将堕入罪孽之中。这是密乘的一条基本原理。

在密宗教义中,密乘有不同等级的分类,有分六部的,亦有分七部(密典称作六续、七续)。最盛行而普遍的分类则是四部:事部、行部、瑜珈部和无上瑜珈部。此分类中,事部、行部较为低级。瑜伽部高上级,无上瑜珈部则是最高一级的。这种分类主要基于各部授受不同的灌顶,修习不同的本尊,所获得的成就亦不同。

龙丹浏览了大量的密宗典籍,不懂的地方就向吉布大喇嘛请教。吉布大喇嘛也把龙丹视为自己人,把自己掌握的教义全部传授给了龙丹。龙丹在大昭寺一个多月的学习中,自己所练习的功法更加精进,天眼外射的功能带了观察入微的地步。只要龙丹运足目力,看到别人的身体里,哪怕是有一根头发丝也能看清。这就使龙丹大喜过望,就决定不再留恋雪域,告别了吉布大喇嘛,赶到了江南梅城。一

第74章 梅城医事

龙丹来到梅城,十分的感慨,小时候来过三次,那时候的龙丹已经仿佛记事,对梅城还是很有感情的。由于长大了以后,躘髯老人为了教育龙丹功夫,就去了龙丹的家乡龙家湾,一住就是9年。后来龙丹成人,一是因为工作忙,二是知道老人云游四海,也不知道在哪里,因此,就一直没有机会来到梅城。

现在的梅城依然还是几十年前的梅城,小城幽静古朴,变化不是很大,依然还是龙丹记忆深处的样子。小城还是那么的静谧安逸,一切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

躘髯老人年轻的家人阿福,也已经变成了接近古稀的老人,只不过还是那么的健壮,走起路来还是健步如飞。阿福见了龙丹也是十分的亲切,龙丹小时候,除了老人为龙丹泡洗身子以外,都是阿福领着龙丹四处玩耍,因此,在龙丹的记忆里,阿福还是那样的亲切。

阿福端详着龙丹,想从龙丹的脸上看出幼年龙丹的影子,看了许久,说道:“还是小时的龙丹可爱”,惹得躘髯老人与龙丹哈哈大笑,龙丹说道:“阿福叔,我要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到现在不长,站在你面前,还不把你吓死?”,阿福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也是啊,小龙丹都成老龙丹了,恐怕你的孩子也有孩子了吧?”一句话勾起了龙丹的思绪,都5,6年没有见到龙旭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了。

躘髯老人见阿福的话使龙丹的脸阴沉下来,就说道:“先不提这个了,来,龙丹快进屋,咱爷两好好聊聊,你在雪域高原的情况如何?有什么进展?”。龙丹这才收起了思绪,进了老人的房间,跟老人述说了自己在雪域高原的奇遇跟收获。

当老人听到龙丹讲到,雪域萨迦寺有一位萨迦喇嘛也有天眼神功,而且能感应到同类的信息,也不禁神往,说道:“有生之年一定去拜访拜访这位奇人”,龙丹对老人说道:“你们是惺惺相惜,可惜没见面,那位萨迦喇嘛可是对您佩服的很,他们的天眼神功不同于我们的功夫,在我看来似乎不如我们的功法。他们练到极致也只能看清人身周围的气旋而已,可不像我们的神功能看透物质。他们的功夫似乎只注重人的外气与思想,跟我们的功夫还是有差距的”。躘髯老人到:“可不能这样说,每家功法都有它的长处,比如我们的功法就是怎么修炼都没有感应,可见雪域密宗的功夫也不可小觑,真要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