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制约,形成了现在国安的格局。坊间曾有传言,秘密战线的国安人员在国内就超过了十万人,这个数字也不知道精确不精确。不过也说明了国安力量的强大。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省委书记从外地调入几个省份工作,由于没有根基,几乎站不住脚。但他有个亲信是这个省份的国安领导人,这个国安领导人就给他出主意说,某某人可以利用,某某人可以拉拢过来。这个省委书记不信,这个国安的领导人就把全省官员的基本情况都调了出来,说某某人贪污了多少,某某人的官职是怎么上去的,基本上一清二楚。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有污点,于是乎,这个省长就分别对待,愿意跟随自己,站在自己立场上的就大加拉拢,不愿意站在自己立场的就把举报材料整出来。往反贪局一交,结果不到半年的时间,半数以上的官员都归到了自己麾下,成了名符其实的铁杆书记,自此在这个省份站稳了脚步。
这虽然是个传说,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安的权利是超级大。他们可以对任何一个人进行监督,试想在华夏,那还有清廉的官员。就如和珅说过的清朝官员,要是一个挨一个的杀,肯定有冤枉的,要是隔一个杀一个那漏网的就太多了。不过,国安掌握了贪官的证据,不等于就会出事,因为那样的话会把国家的官员都消灭的。话又说回来,你要政治上可靠,没有站错队,吃点拿点风流一点都不是大问题,这也是富有华夏特色的社会现象。
龙丹身为国安顾问委员会主任,别看是个闲职,可是级别在哪里,有了这样的级别,就有了阅读机密文件的密集。一些绝密文件到了龙丹这里也就不是秘密了。龙丹回想起来也是,就连自己的警卫都是国安派遣的。虽说是保护了自己,但是自己又何尝不是被国安人员监督之下?此事本来就是两方面的,有一利就有一弊,万事都是相辅相成的。
不过,国安的普通人员也是很苦的,虽然权利不小,可吃苦耐劳是一定的。前些日子,在网上就有爆料,说是一个国安的线人为了卧底,竟然在一家企业做了18年的车间苦工,搞得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直到上级部门整理部门材料,才想起有这么一个人,把他从这家企业里调了出来。可见这位国安人员是多么的忠诚,也是国安部门制度的严密,没有上级的调令,任何人是不能擅自妄动的。
由于龙丹身份的特殊,龙丹的任命是由1号亲自下达的。为此还为龙丹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宴会,参与人数不多,一个1号首长,一个就是王军,再就是国安的负责人曾大帅了。曾大帅参加了这样的仪式,也为龙丹的面子之大感动震惊。一般说来,就是自己的上任,也是通过组织部门调任的,而不用劳烦1号的。龙丹只是一个顾问委员会主任的头衔,虽然级别不低,可是实权还是不大的,无非就是照顾龙丹一个面子。没想到1号首长都亲自颁布任命,可见龙丹其人在1号首长心里的位置。
曾大帅可是1号首长的亲信,是嫡系中的嫡系,自然要摸透首长的心思。既然1号首长怎么看重龙丹,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要给龙丹留足面子。自己有事没事尽量多跟龙丹联系联系,一来是联络感情,二一个是以龙丹自己所具有的本事,说不定是自己的一大助力。这层关系可是要一定处理好了,不然自己的糗可要出大了。一
第200章 京城轶事(1)
首先是办公室的安排上,就显示了龙丹的重要位置。我会告诉你,小说的是眼。快么?一般说来,在京城各个部门,办公室的面积都是不大的,而且很朴素。曾大帅还是照顾了龙丹的面子,设置的龙丹的办公室比自己的办公室稍微大了一点,且办公家具也稍微的高档了一些,虽然不是很奢华,可还是购置了清一色的红木家具,显得庄重又大方。曾大帅为了显示诚意,还领着龙丹参观了一番。龙丹不但参观了自己的办公室,也看了看其他人的办公室,不比不知道,看了才知道一切都是曾大帅特意安排的,无论是办公面积,还是办公家具都是特意购置的,不禁感到满意的同时,又觉得曾大帅小题大做了。自己这个顾问委员会主任的头衔本来就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