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里那个是他爸后娶的。

虽然他没说什么,可乔苒苒也能猜到,那肯定是个不好相与的。

反而他提及奶奶的时候,脸上总是挂着一抹笑意。

可想而知,奶奶在他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了。

想到此,乔苒苒也不敢怠慢。

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裹,最上面的是一封信。

乔苒苒把信放在了一边,又把包裹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信的下面是一个盒子。

乔苒苒打开盒子,发现里面是各种各样的票据。

布票肉票粮票工业票,花花绿绿的一大堆

除了票据,里头还放了一把钥匙,一张存折。

乔苒苒拿起存折,翻开一看,顿时不由得瞪大了眼。

竟然有三千多块钱!

乔苒苒:……

要知道这年头工人的工资,才二三十块钱一个月而已,还是能养活一家子的那种!

这么多钱,他们这是要啃老吗?

奶奶也有六七十了吧?

他们哪里好收她这些钱?

就算是聘金,乔苒苒也觉得很烫手。

人家队里人结个婚,顶了天,才百来块聘金。

三千块,这是娶个金疙瘩?

手里捧着盒子,乔苒苒眉头紧皱着。

“怎么了?”

陈衍已经把水缸挑满了水,看她眉头紧皱,有些担心道。

“奶奶寄了这么多钱!”

见她说的是这个,陈衍有些好笑。

揉了揉她的脑袋道:“这钱是咱妈留给她儿媳妇的,你收着。”

第112章 新郎来了

很快,乔苒苒成了队里生产技术员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大队。

对于乔苒苒成了他们大队的技术员,绝大多数人都是服气的。

不说别的,她的勤快和努力大伙都看在眼里。

更重要的是,她是有真材实料,而不是糊弄人的。

稻苗有什么病,怎么治,人家说得头头是道。

更别提怎么增产这件事了,现在那弯了腰的稻穗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用称,他们就知道,亩产增加个几大十斤根本毋庸置疑。

至于她以前懒惰又娇气这件事?

谁还提那老黄历?

老话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现在提起乔知青,队里就没有几个不夸赞的。

相对于队里人的心服口服,知青点的人反而显得比较沉默。

虽然知道乔苒苒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可真正看到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远远的把他们甩在了后头,心里头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一时间,不少人也跟着学习起来。

学文化的学文化,学农业知识的学农业知识。

让人惊讶的是,乔苒苒竟然愿意指点他们。

只要肯学,去问她借书本的,她就没有拒绝的。

只交代要爱护好她的书本。

而借到书的人,心里越发五味陈杂起来。

当下,就咬着牙,逼自己每天抽点时间来学习,一如当初乔苒苒一般努力着。

不过也依旧有人选择躺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