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3)

那么自己有没有可能在其中小小的推一把呢?

其实对于每一个穿越者来说,或许都很希望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改变吧?或多或少,但是自己带来的,就仿佛在这个时代留下了一点痕迹,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

当然,平安穿越之初所面临的状况一直非常的窘迫,他那时候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心思。再说自己只是个太监,又不能出将入相,开口说要去改变什么,那不是说笑么?

最重要的是,那时候平安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但是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摆在眼前:推广书籍和知识。即便做不到人人都能念书,但至少不要那么高成本据说民间一户中等之家,一年过日子需要的花费,不过四五两银子。但是这几两银子,用来购买笔墨纸砚,恐怕不够一个人一月所需。

所以普通人家就算是举家供养,也未必能够供出一个读书人。实在是成本太高,负担太重。

也所以寒门难出贵子,世家和士族渐渐形成,最后地位稳固,牢不可破。受苦的只有被他们压迫的普通百姓。

平安希望自己能够做点儿什么。他很明白,一切革命都是从底层出现的。只要他们能够得到书本和知识,就能够打开眼界,渐渐明白这个世界的构成。然后总有一天,量变累积成为质变。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平安不知道。但他觉得,如果君权一直那么稳固,那么这个国家最终还是会无可避免的走向衰亡。或许这个世界的历史,也会像他之前生活过的世界那样,被洋人的枪和炮打开家门,才知道自己一直固守的东西都是错误的。

如果能有一点点改变,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这个念头让平安热血沸腾。他当然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把它当成毕生的目标去完成,或许并不是不可能。

赵璨见平安若有所思的样子,眼底闪过一抹明亮的光。他没有打扰平安,两人安安静静的走出了车间。平安被外面的阳光一照,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走神了。

他转头去看赵璨,赵璨却正在看天色,“我该走了。”他说。

平安有点反应不过来。但赵璨没有追究他在想什么,平安也就把那些念头都抛诸脑后,“我送你。”

送走了赵璨,平安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但硬要平安说的话,他觉得好像又有了一点不同。他变得更加积极了,不管是融入众人之间,还是学习新的技能,以前对他来说可有可无,更像是用来打发时间,根本没用多少心思,现在却不一样了。

受到赵璨的启发,平安首先想到的,自己能够做成的改变是:活字印刷术!

现在所有的印刷都是雕版,总有些麻烦的地方,比如一旦雕版某个地方或是某个字损坏,那么就不能用了,需要重新制作,非常浪费时间。

而且平安是到了这里才知道,雕版并不是在木板上凭空雕刻,而是将写了字的纸贴在木板上,然后一点一点削掉多余的地方,这项工作非常考验工人的技术,不是熟练工人,出错的频率很高,费时费力还费材料。

而且每一页文字都要单独刻一块书版,也是非常庞大的工程量。另外对经厂这样的地方来说,他们并不需要批量印刷,所以书版刻出来,使用过几次之后就只能放置起来。储存也是一个难题。

总而言之,跟活字印刷术比起来,雕版印刷术简直弱爆了。

嘛,毕竟是历史检验过的东西了。平安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占了大便宜了。

不过平安忘记什么时候在书上看过,事实上在活字印刷术刚刚出现的宋明时期,因为印刷业高度发达,事实上雕版印刷可比活字印刷普及多了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当时出版业太发达,同一本书的印刷量极大。对于江南那些遍地开花的小作坊而言,只要有几本书的雕版,就能年年印年年卖,根本不需要制作活字。

而因为是印给普通人看的,也不必追求精美,甚至就算有错漏也不在意。所以才会出现各种版本的书籍,福建本,江南本之类。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