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燮便要雇两个轿子。张斋长按着他的手臂说:“不要轿子, 这些小轿又闷又摇的,何如咱们自己走。国学前后这几条胡同开店的多, 走不几步就到了。”

张斋长虽是河间人, 但在国子监读了五年的书, 连家人都搬进京了,国学附近路比崔燮这个几百年后的人熟的多。他边走边对着国学外各大酒楼饭店、文玩铺子指点江,哪家厨子好、哪家用料真,哪里卖的古物真, 哪里净是面儿上光的假货, 都如数家珍。

对香料、药材就更清楚了。

崔燮说了几样要买的东西, 他就说:“这都是美白的药材,不用去香铺,后头那家永年堂就有。他们家药还好,我从前受寒发热就是请他家坐堂大夫来看的,开的都是真材实料的东西,几副药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