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了,想到和尚的众多名字。

想来,那些都不是他真正的名字,真正的名字,村里人忘记了,他自已也忘记了。

从那些乱七八糟的外号,和村里人提到他的轻慢中,已经能猜到他儿时的艰辛。

当和尚那两年,大抵是他难得放松的两年,可以跟着师傅学习,可以吃饱饭,也有衣服穿,所以他给自已取名叫和尚。

他希望自已一直是师傅身边的小和尚。

只是,天不遂人愿,师父离开了,抛下他一个人。

那以后他的名字就是和尚了,他会一直记得当和尚的日子。

卫建国在石头上写下,和尚爹之墓,和尚娘之墓,希望他们会喜欢儿子的新名字。

“村长你先回去吧,我们想留在这儿,和和尚说会儿话。”

村长转身,并没有离开,而是在一个确保听不到他们话的地方,停下来,等着一起离开。

卫建国帮和尚爸妈把坟收拾好,和他们说,“你们是不是已经见到和尚了,他是个英雄。

其实我一直知道和尚想去找你们。战场上,他的打法很危险,基本上是那种不要命的一换一打法。

你们见到了,别怪他,他太苦了。

今儿给你们带了馒头和大肉包子,都是和尚喜欢吃的东西。

和尚,你有啥需要的,就给兄弟托梦,我一定满足你。”

两人坐在墓碑前,嘘嘘叨叨和和尚聊这几年的变化,聊自已的生活。

刘新国手里拿着一张白纸,这边折一下那边折一下,出来就是一个千纸鹤。

折了十几只,都放在他墓前面,“听说这东西可以带去你那里,代表安宁和祝福。这次纸带少了,下次多给你带点。”

大约坐了半小时,两人起身离开。

一路上卫建国冷着一张脸,一脸的生人勿近。

刘新国则开始有意无意的和村长套话。他想为和尚做点什么,但什么都不了解。

知道他是这个村子的,还是和尚档案里写的。

卫建国在想其他的兄弟,牺牲战友中,家庭特别困难的,这些年,他一直有偷偷资助。不多,就三个,每一个每个月给5块钱。

别小看这5块钱,村里人一年从早忙到晚,汗掉地上都能摔八瓣,一年一家人能赚30块钱。

卫建国在想要不要去看看,去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

最终他打消了这个想法,看了又能如何,除了给钱他什么都做不了。

这些战友的遗物是他亲自送回去的,也给他们留了自已的地址。

他知道自已这样有点不负责任,但这些本不是他的责任。

刘新国这边,村长见他人好说话,还在有意无意的套近乎,似乎有什么事,想求着他们帮忙。

他当做没听明白,不冷不热的挡回去。

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和尚小时候过得是什么日子呀。

他爹死了,家里只留下他和她娘,孤儿寡母的。

他们这边的习俗,吃绝户。

和尚爹刚咽气,村里沾亲带故的人就进来了,你抢个桌子,我抢个碗。

几分钟,他们家就被抢空了。

和尚娘死死抱住他,不让他冲过去打人,转身就给这些人跪下,求他们抢了东西,放过人。

村长说这些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们这边就是这样的,谁家都一样。

在他们这儿,在这件事儿上,和尚大伯做的很良善,留给他们母子一间柴房,让他们有瓦遮挡风雨。

甚至,心疼他们这一房,只有和尚一个孩子,主动提出肩挑两房。

至于强迫他娘,最终导致他娘不堪受辱,自尽而亡。

在村里人眼中,是和尚娘不懂事了。

刘新国不敢想,小时候的和尚该有多绝望。

偏偏,他大伯待他很好,堂哥有的,他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