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蜷缩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生长着。

裴父倒是挺喜欢裴听檐这个儿子,但他需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整天在外奔波开出租车载客,所以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裴听檐,在他眼里,妻子专门在家照顾儿子,怎么可能会不把儿子照顾好。

在裴听檐五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裴父的生命。不久之后,裴听檐的母亲选择再次嫁人,她的新丈夫姓周。

婚后没多久,周母便怀孕并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周聿。

与此同时,继父因为工作上的变动,全家人决定离开南阳,迁往海市开始新的生活。

在周聿出生之前,裴听檐一直以为可能周母是因为第一次当妈妈,所以她才不知道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不知道怎样去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孩子,因此即便他心中有些埋怨周母对他不够关心,但他并没有太在意。

然而,当弟弟周聿出生后,裴听檐渐渐明白了,原来周母并非不懂得如何疼爱孩子,关心孩子,也不是不能胜任贤妻良母的角色,而是对他太过吝啬,不愿意给予他关怀与爱护。

一句话,周母不爱他,所以才会不在乎他。

裴听檐曾亲眼目睹过周母亦步亦趋地跟在周聿身后,追着耐心地给他喂饭,曾看到过周聿生病时,周母心急如焚,火急火燎抱着他赶往医院,见过周聿不小心打破碗碟时,不仅不会受到责备,反而会被周母关心有没有割伤手指......

爱是藏不住的,同样的,不爱也是如此,更何况,周母向来不曾遮掩过对两个孩子不同的态度。

就算裴听檐考了全班第一,周母也不会给他一丝笑容,一句夸赞;但周聿哪怕是考了最后一名,周母也不会骂他一个字,还会马上给他找家教补课。

裴听檐时常在心中自我安慰,弟弟小,他又不是继父的亲生骨肉,所以母亲偏爱弟弟一些是正常的。

如果母亲一碗水端平,做到一视同仁,说不定继父会心生不满。

在这个家中,他姓裴,不姓周,他始终都是一个外人,就像母亲说的那样,他是个吃白饭的人,是个拖累,他不应该给人添麻烦。

然而,在裴听檐内心深处,怎么可能真的对母爱没有一丝渴望,一个没有了父亲的孩子,怎么会不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多关心一下自己。

继父因病离世时,裴听檐年仅十八岁,但刚刚成年的他却不得不肩负起本不该属于他这个年纪的重担。

失去丈夫的周母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她已经十多年没有工作过了,没有工作经验,年纪大了,体力也跟不上了,是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好工作的。

而且她还有一个小儿子,刚刚上初中,以后要上高中、考大学,还要给他买车买房,每一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周母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裴听檐这个大儿子了。

在她眼里,裴听檐只是一个工具人,一个赚钱养家的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