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族人员折损严重,并且聚集地也变得不再安全,他们不得不投奔另一个以海獭为图腾的姐妹部族。

族长本想直接同意,但当年她们姐妹失和分裂,闹得沸沸扬扬,现在要回来,也得有考验,才算对得起族人。

这个难题就出在这锅‘肉汤’上。

崇拜海獭的族人生活在海边,以鱼、贝类、甲壳类、海藻和海鸟为食物,偶尔也用收集的海盐和其他部族交换淀粉类食物。

但他们毕竟不是真的海獭,族人里也有一些不知道如何吃鱼,经常卡鱼刺,甚至因此死亡。

所以族长出的难题就是:

捕鱼捕鸟,海水熬汤,有鱼无刺,有肉无骨,老少皆宜。

可以说,此题一出,原本对接受残部有意见的族人都沉默了,并且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有没有得罪过族长用这种难度的题目考验自己妹妹,肯定是奔着光明正大赶人去的,族长真记仇。

而来投奔的小部族如丧考妣,已然不报任何希望。

如果是现代人,看到这几个词就能快速找出对应的解决之道,这和智商没什么关系,和见识有关。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各类杂学知识的海洋里,并且一不小心就会接受新的杂学常识,见缝插针地填塞在大脑夹缝里,有时莫名其妙就想起来。

所以说,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其实都是知识宝库来着,只不过宝库太多了,没把人显出来。

但许愿者是正儿八经的蛮荒社会原住民。

她跪了。

第124章 第 124 章

许愿者跪在地上说,海獭之神啊,眷顾一下你虔诚的供奉者吧。

海獭之神可能忙着敲贝壳,没回应,路过的系统接收到信号,他放出了手里的王牌快递员。

‘我相信你哦。’这任务就落在了江济堂的头上。

江济堂将任务里的几个视频看了好几遍,又将任务详情看一遍:

“这不是让我熬汤,这是要我教他们怎么用手头的材料,那些海水、海里的鱼虾和海鸟,去熬一锅老少皆宜的肉丸子汤。”

“任务的第一个难点是‘海水熬汤’。他们是人类,真的每天吃海水熬的汤,人都不能活了。所以这个条件,其实是要求她将不可食用的海水转换成可食用的淡水。”

这不就巧了吗?还真有这种可以将海水转换成淡水的厨具汽锅。

汽锅这个东西曾在一部美食漫里出现过,被称之为传奇厨具。

它下面是一个正常圆锅,里面装海水。上面则严丝合缝地盖上一个特别的厨具,周围一圈是圆环凹槽,中间是火山状的凸起,中间留口。

底下的海水沸腾蒸发,水蒸气就从这个火山口喷射而出,遇上锅盖冷却,流入下面的环形凹槽里。

而最妙的是,有研究者从甲骨文记载中推断,在陶器时代就有汽锅鸡了,那时候蒸的比较多的是乌龟和鸟类。

陶器时代,那是公元前一千多年。

所以此时他拿出这样的改良版汽锅是完全合理,并且合乎任务要求的。

“她要求就地取材。海獭部族能提供的材料,海鱼、海贝、海藻、海鸟、小麦粒、盐。主食的材料倒是够了,可不加葱姜蒜去腥吗?料酒也没有。”

海鲜要吃鲜,可相对的也腥,身为夏国人,吃海鲜不去腥不能忍。

“系统,那里能找到野葱、野姜和野蒜吗?”

如果按着蓝星的海獭习性推测,它们应该是生活在冷水区,也就是北方地区。而这三种调味料,葱原产自北方地区,姜产自东南地区。至于蒜,大蒜是西域来客,小蒜却是北方产物。

江济堂觉得,如果他运气好,找到一两种还是有可能的。

“附近一公里范围内存在野葱和野蒜。”系统也是干脆,直接告诉江济堂答案。

江济堂当即比了个OK的手势:“等我去了那里挖取。这样的话,我好像只需要准备汽锅,和其他厨具,食材可以让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