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代末的风穿过唰唰的玉米地吹在他脸上,干干巴巴的,还带着飘扬的泥土味儿。

他变出了大卡车车身近十米的矿用大卡车,带高护栏车厢和帆布棚。

后世的卡车和这个年代的卡车完全不一样,但问题不大,毕竟对没怎么见过车的农村村民来说都是稀罕物。

另外,他虽然会开卡车,但没有A类驾照这同样不是大问题,有驾照也没法在这个时代使用。

总之,江济堂开着十米长八个轮的大卡车,磨磨蹭蹭慢速进来了,一来就吸引了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有人上来问,他就说自己来送桌椅,新办学校的桌椅。

虽说是秋收后,但村里人并没有闲下去,他们还有一堆事要做,从早到晚忙不停。

不过村里来了大卡车的事还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都在找理由去看,大队长一看人心散了,又听说是来送桌椅的,干脆宣布今天下午去帮忙搬运桌椅。

地里的人便欢呼着往学校的方向走。

公社把小学落在他们村子的时候,大队就将这间山脚下的屋子用砖头水泥重新修整过,还装上了玻璃窗。

看那红砖黑瓦整整齐齐的大屋,比村里任何一间房子都豪华亮堂。

有此也能看出,他们村对‘学习’这件事的看重。

不过,从村口到学校,并没有一条可供大卡车行驶的大路,江济堂不得不半路停下,他问随行的人,可否将上面的桌椅搬到那边,车实在是开不过去了。

“当然行。”赶来的大队长大声应道。气喘吁吁的村支书稍慢一点,但也喘着气招呼人:“都帮忙搬桌椅啦,一间教室……小同志,这有多少台桌椅啊?”

“一共216套,都是有桌子椅子的。”

村支书掰着手指算了好半天,还是他身边的女儿看不下去,报出一个数字:“54套,一间教室54套。”

“对对,一间教室搬54套,不要多不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