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就这般怕热?直到唐月来给他送绿豆汤,他随口问了句才恍然大悟,原来昨儿个已经过了立夏了,怪不得这天气越来越不像春天,偶尔闷的他心里发慌。

大约是天热了,人也变得懒散,前段日子还时常出去走走,这几天懒得都想长在床上,整天犯困,晨起刚用完早点就想爬回床上睡觉,连唐月都说他长肉了,往日精瘦的肚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软软的一层肉。

方知这天坐在榻上摸自己的肚子,有些想笑,想到宋承青,要是让那人知道,肯定要笑话他小懒汉,想到这,嘴上的笑就苦起来,眼角也耷拉下来。

唐月推门进来看见他这幅样子,忍不住说他:“整日里愁眉苦脸,他回来了就能高兴?要是知道你在家这幅样子,我看他才要伤心,这几天也吃不下东西,要不我同你去街上走走吧,开开气,整天闷着不出毛病才怪。”

方知苦着脸点了点头,随手拿过一旁的糕点,带着点酸滋滋的味道,他吃得眯起眼睛,像贪馋的小猫,脸上有了些笑意,问唐月:“这是什么糕点?怎么这样好吃。”说着又拿了一块。

唐月看他吃东西,也跟着高兴起来,说:“酸梅糕,我拿新鲜乌梅和山楂捣碎了,拌了蜂蜜和些许去年晒干藏着的桂花干,好吃吗?”

方知笑眯眯地点点头,唐月便笑他:“楼里的姑娘们都说酸,兴许是我加多了山楂的缘故,你倒是不怕,吃些也好,山楂开胃,晚点时候再给你做顿点心,多吃点,我看你这些日子食欲不振······”

絮絮叨叨的说着话,这日子倒也不觉得难过了。窗外的新鲜事每日不停,街边的那谁昨儿夜里翻了王寡妇家的墙,被隔壁起夜的陈老头撞了个正着。那家刘大人府上的千金面容姣好,脾气却火爆,动则还要打人,都二十五六的还嫁不出去,刘老爷在家急得跳脚。还有诸此种种,惹得方知发笑。

唐月时常在一二楼转悠、打点,这些常来的纨绔子弟间却也爱说这些人后的小道消息,唐月倒是听的津津有味,又跑来和方知说笑。

方知听的笑歪在小榻上,毫无形象可言,边说边吃了许多糕点,等歇下来,才觉得有些撑了,于是说先出去走走,唐月巴不得,忙交代好手中事宜,跟着他出去了。

凉州城景象繁华,遇上这春末夏初的时节,天气好,街上的摊子也多起来,吆喝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方知正在一糖葫芦摊前嘴馋,想着要不要买,摸摸鼓胀的肚子有些羞赧,明明刚刚吃撑了才出来逛街,怎么看见零嘴又走不动道了,唐月在一旁笑话他肚饱眼饥,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就听见远远一声孩童稚嫩的声音:“娘亲,舅娘也在买糖葫芦!”

转身一看,遇上尚书大人一家三口的马车,宋承青那三岁的小外甥女正趴在马车上喊他。

宋芷夏从后面看到他,笑着招呼他,身后探出尚书大人挂着笑的脸。下人将马车拉到空处,三人下来。

苏尚书是个完完全全没架子的,大街上抱着自己的女儿乐呵的合不上嘴,上来跟方知两人说话。

小姑娘单名一个巧字,远远地就张着手要舅娘抱抱,方知从苏尚书手里接过来,亲一口小脸蛋,两个人笑作一团。

宋芷夏买了糖葫芦给巧巧,小姑娘便笑话方知:“舅娘也要吃,可是舅娘是大人了,不能馋小孩子的零嘴。”小大人的模样惹得几个人大笑起来。

宋芷夏看他脸上清减不少,责骂他不好好照顾自己:“承青不在,没人看着你,你也要自己有分寸,不要让他担心。这多长时间不见,怎么就瘦成这样了?是吃的不合胃口吗?”

方知脸红,心想自己肚子上的肉还没被看见呢,嗫嚅着:“大约是天气热了没什么胃口了······”有点像是在面对长辈责问时的紧张。母亲走后许久没有人用这样的语气同自己说话,宋芷夏倒真是从小带着宋承青长大的,连他这个弟媳都一视同仁。方知嘴上不说,心里暖融融的。

宋芷夏听他这么说,脸上露出些担忧的神色:“改天我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