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儿十分?开心,眼睛亮晶晶的:“以后我也是有姓有名的人啦!”
寻真点头:“嗯!”
引儿:“那哥哥要取什么名字呢?”
寻真望着天边,走了一会儿神,灵机一动。
有了!
一笔一划在地上写下?几字。
念了一遍,问引儿:“这个?名字怎么样?好听吧?”
既然都姓“甄”了,谐音一定要用?起来!
引儿听了这名字,一愣。
第104章 第 104 章 “登记”
差役登记受灾民众时, 自然不?是百姓说什么便记什么,还?需复查审核, 以防虚报、漏报。有人?带着地契、房契或是族谱等能证明身份和户籍信息的旧文书,核验起来便容易些。
大娘就是其中?之一了,洪水突发后,她便将地契贴身藏在里衣,一路小心?保管,差役见?有凭证,简单询问了籍贯、家中?人?口等,便快速登记在册。只是大娘丈夫和儿子, 至今下落不?明, 生死未卜。
寻真和引儿二人?拿不?出任何能自证身份的物件,差役便会去走访邻里核实。因滩头村紧挨着淮河,洪水来袭时首当其冲, 房屋成片倒塌, 幸存者寥寥无几。大娘主动为她们作证,差役听后,便没怀疑, 将二人?登记在册。
待主簿汇总整理、编造完善后,寻真和引儿便正式成了泗州虹县青阳镇滩头村的村民了。
二人?在滩头村搭了间小屋, 与大娘做了邻居。
寻真去城中?书院读书, 凭着读书人?的身份, 揽些抄书的活儿。
引儿,不?,现在是甄凌了。
甄凌在家做些手工活,拿绣品和手工艺品去集市上卖。当然,替人?抄书和卖绣品赚不?了几个钱, 主要还?是靠包袱里的金子换钱度日。
寻真每日都会早起,绕着整个村子跑步,还?在屋前置了双杠,炼臂力,后来,她又去城里的铁匠铺,定制了一副杠铃和一堆哑铃。
每天?清晨,寻真雷打不?动地先绕着村子跑上一圈,回来后便开?始进?行力量训练,做双杠臂屈伸、杠铃卧推、俯卧撑,直到把自己累趴下。
寻真其实从未接触过系统的健身教程,这些锻炼方法和器材制作,全是凭她的记忆摸索出来的。回想起来,也?觉得自己挺幸运,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瞎琢磨,居然没有弄伤自己。
就这样坚持了小半年,寻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本单薄的上身逐渐变得结实有力。她个子不?高,如果身形过于瘦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这下可算是不?用担心?了。
而且,经过“流亡”和户外锻炼,她的皮肤也?晒黑了,还?有些粗糙,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特意把脸抹黄了。
滩头村人?口稀落,没多少户人?家。寻真每日坚持晨跑,来来回回穿梭在村子的小径上,次数多了,村里人?便都眼熟她了,还?觉得新奇,读书人?大多弱不?禁风,整日手捧书卷,举止斯文,像寻真这般爱动的,倒很?少见?。
两人?定居三月后,差役在村子显眼处张贴公示。
差役扯着嗓子,站在告示旁,详细地向?围拢过来的村民们解释其中?内容。
寻真正在晨跑,瞧见?这阵仗,停下脚步,凑过去看热闹了。
泗州刺史颁下新政。
名为荒政三策:
其一,恩诏百姓,二年之内,赋税全免,至第三年,减半征收。
其二,行以工代赈之法,凡受灾民众,投身水利疏浚、路桥建造、城垣修葺等公共工程,均可获钱谷以为酬。
其三,减粜出贷,官仓之米减价出售,同时朝廷放贷于民,以助灾民重振家业。
差役讲解完,百姓们欢呼雀跃。
寻真心?想,泗州的官还?挺好,有了这政策,即便没钱,她们也?能在泗州好好过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