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情的意思,你想来也能猜到,对她,我的厌恶不比你少,甚至说不定还要超过你不少……但是最近,咱们家的人死的太多了啊……”
就像之前那一次,一天之内失去三个亲人。
她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往事,本就红肿的双眼更加严重了,说这些话都是强撑着一口气:“你可能就要立后立储了,为了阿循也好,阿枢也罢,先把这事往后挪一挪,等过几个月大家把这事忘得差不多了,再悄悄处置了她。”
也确实,皇帝这些天思索的地方也在这里,之前赵若桢还没出事,但是邓妃和蔺博已经没了,他已经等的够久了,立后的事情早就了章程,绝对不会往后延,再在这关头赐死废后……怕是会引起不好的议论。
但是他斟酌了一段时间,觉得其实还可以接受,邵循这两天兴致一直不高,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将这件事翻过去,不要再多生事端了,因此还是决定不管其他,先处置了苏氏再说其他。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赵若桢的死讯传了开来。
要说邓氏和蔺博的死还可以敷衍过去,两个人一个是已经不怎么在人前露面的前太子妃,一个是还没有立稳的幼儿,但是赵若桢不同,她是苏氏亲生的女儿,母女二人同时离世,引起的目光一定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这也是太后庆幸自己好歹撑过来没死在这个时候的理由,她当了半辈子不称职的、让孩子怨恨的母亲,不想在临了时还拖累别人,让人家抱怨她死的不是时候。
其实苏氏什么时候死都不是什么大事,皇帝同意了,甚至没用太后多说什么便道:“她就暂且交给母后处置了。”
太后眉心跳了跳,费力的抬起眼皮:“皇帝,这么多年,我们娘俩有一件事想到一处去了……”
第136章
太后拖着暂时下不了床的病体,强撑着那口气也一定要亲自处理苏氏。
她当然没有直接要她的命,而是下了懿旨将废后迁于清凉殿其实就是冷宫,处置了她身边知情亲近的侍女嬷嬷,遣散了本就不剩几个的下等宫人,一个伺候的人也没给她留。
就这么把她关在了其中一间殿阁中,下令除了送水送饭,任何人不得踏入一步,也不许跟废后交谈。
太后就是这么个人,她或许做不出什么掌嘴、杖责或是其他激烈的体罚,但是她自己受了什么罪,就也想让苏氏也同样常常这软刀子磨人的滋味。
缺衣少食,没有炭火,也不会有人跟她交谈,只能在这间小小的房间里活动,这样的日子算是太后在这个厌恶至极的儿媳临死前给她最后的折磨了。
至于皇帝,把人交给太后之后就撒手不管了,怎么处理随她去,正好也能分一分太后因为恪敬公主离世而伤感的心。
眼看就要是年关,这一年头半年平平安安,后半年焦头烂额,临近过年又连续没了三个人,幸好不知道天子是不是也顾虑到这一点,暂时没有处置废后,只是尊太后懿旨将其圈在了清凉殿内。
但是虽说废后没死,还是有些宗亲长辈们觉得有些不太吉利,想要过年好好热闹热闹也好冲冲喜。
皇帝点头同意了的要求,因为年后就要册立新后,他也想要借着新年把之前的悲意驱散,好让事情更遂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