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女阿佳都很厉害,个顶个能干,能把偌大的锅庄产业链打理的井井有条,阿佳们往往在家中一言九鼎。
那些藏商,入住锅庄后都会想方设法的讨好阿佳们,求阿佳们帮忙向汉商推销自己带的土特产,这种生意一两次谈不成,往往要面谈很多次,阿佳两头都要帮,既不能让汉商捡大便宜,也不会让藏商吃太多亏,所以全靠阿佳们一张嘴两头说,很考验人际交往能力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大型锅庄的一年纯利润能挣到80万,那时候的80万是什么概念?京里一套四合院才几百块钱!
有人好奇问,怎么锅庄的男主人不管家里生意?
还真不管。
因为这些男的必须时刻陪在土司王身边伺候着,类似仆人的性质,他们叫“侍贡”。
比如,土司看上了某家锅庄里的小女孩儿,就会说:“王侍贡,我看上你家这个姑娘了,让她来伺候我两天。
”
封建社会,等级不同,后者往往不敢不答应。
想了想,觉得直接叫阿佳不合适,所以我叫人阿佳婆婆。
“这石狮子雕工不错啊,好像是明代的。
”
“后生,你看上了就拿走吧,给我一百块钱就行。
”
太便宜了,但是我拿不动。
而且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想要的是她们家祖传宝贝,翡翠白菜,御赐养老牌,麻雀图这三样。
老太太说这几样宝贝早就卖了,我不信。
直觉告诉我,她家里肯定藏着有好东西。
第194章 认亲戚
“不好意思阿佳婆婆,我接个电话。”
快步走到一旁,我压低声音问:“刘哥,我正忙着,你查出来谁是内鬼了?”
电话那头,刘元宁同样压低声音,说道:“查的差不多了。”
我冷笑道:“让我猜猜,是烟儿干的吧?”
刘元音那头声音听起来很惊讶,他道:“你怎么会想的是烟儿干的?”
“难道不是?”
“不是,”刘元宁气愤说:“你怀疑错对象了,我很清楚,烟儿跟我在一起不是看重我的钱,她是看重我这个人!根据我这两天调查,我的钱应该是去你那里之前,就被人调包了,我怀疑是肥鲶鱼做的!”
“肥鲶鱼是谁?”
“是个本地的倒爷,我那天下午在宾馆跟他见面了,当时我的钱箱子就藏在车上!怪不得....那家伙那时候老是拖延时间,说让我多待一会儿。”
“事后,肥鲶鱼的电话就打不通了,我联系了几个本地朋友也找不到他,妈的,估计是跑路了。”
“刘哥,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怎么做.....”
刘元宁在电话中的语气逐渐阴冷,他低声道:“肥鲶鱼不讲道义,他妈的,敢这么黑我的钱.....他死定了!我找了一位大哥帮忙,对方答应,一礼拜之内帮我把钱追回来。”
“行,那到时候咱们在面谈,我这里还忙着,挂了先。”
收起手机,我跑过去继续陪老太太。
或许是锅庄真的太久没来客,又或许是把我当成了住店客人,反正老太太一直说锅庄的各种光荣历史,听的我脑瓜子嗡嗡响。
我又不是她那个年代的人,根本无法感同身受!受不了了,我只能借口说离开。
老太太和老头出来送我,老头手里提着马灯,他两人靠在门上看着我笑。
看着大门关上,我蹲在地上抽了根烟,起身裹紧衣服,绕到了旧宅后方。
搬来块儿石头踩着,我翻上围墙,又从围墙上到了房顶上。
在房顶上走路是个技术活,要想不发出声响,必须挨着房檐儿小步走,需要注意,别踩空掉下去了。
从东厢房走到西厢房,我趴在房顶上,耳朵贴地,仔细听屋里动静。
屋里老头和老太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