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靖公主直接给他拍了板:“到驻军营地住吧,那边营房是勉强够的,让大家挤一挤,晚上有热炕头,总比荒郊野外好过。”
“你也瞧见了,俄国人蠢蠢欲动了许久了,后面或许还有别的行动,你们在城外扎寨也不安全。”
隆科多这才点头:“那下官恭敬不如从命。”
“这便对了,”多尔济携着他的手:“走,咱们一起去审审那些俄国人,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再让他们寄封信回去,想来不用等多久,皇上的想法就能实现了。”
俄国几番试探,原本显然是想借着喀尔喀和准噶尔之间的复杂关系混水摸鱼的。
但今夜库伦城下这场被“全歼”的大败仗,想必能让他们重新衡量一下喀尔喀蒙古和清廷的实力。
果不其然。
隆科多驻扎在库伦城还不到半个月,俄国的使臣就到了库伦城外。
第196章 与子携手
俄国使团是在隆科多的“陪同”下进京的。
纵是一路紧赶慢赶,到京城时也已经到了年关。
一进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年味,不论是街头的摊位还是走街串巷的货郎,都在卖着年货。
大使科希洛夫已经快五十岁了。在康熙年间就曾经来过京城,甚至还会说几句中国话。
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忍不住惊叹:“哦,这太热闹了!天哪,这真的是北京吗?北京竟然有这么多人!”
隆科多特地请了翻译陪同,闻言就笑了。
他也没提年关临近,大家都在采买年货的事。
只矜持地点头:“大使上一次来大清还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如今与从前,确实是大不一样的。”
科希洛夫赞不绝口:“北京真不错!这么多人在买东西。”
隆科多闭眼吹捧:“可不是,皇上继位以来四海升平,连年丰收,百姓们都舍得花钱了。”
他扫了一眼街面上,这条街是依着国子监、科技署的一条街。
现在已经有一大半被昭贵妃和内务府承包了。
蔬果店里物品丰富,寒冬腊月的,还有新鲜的绿叶菜、水灵灵的西瓜。
点心铺里有各色的糕点,挂着“御膳房配方”的名头,还做了好看的礼盒,不少人排队买回去过年。
另一边别致精巧的“云裳坊”门口,有人在门口排长队,等着进去挑选内务府新出的成衣。
街尾还有一间洋货铺,是内务府的商船从福州广州运回的各色新鲜洋货,也有不少年轻人在挑拣。
这条街原本叫成贤街,现在已经有人管这条街叫“内务府街”了,甚至还有直接叫“贵妃街”的。
知名度和热闹的程度可见一斑。
科希洛夫揉了揉眼睛。
彼得陛下去年刚将首度迁到了圣彼得堡,但无论是新都圣彼得堡,还是旧都莫斯科。
在最最热闹的夏季狂欢日,也是没有这么多人的。
更没有这许多的商铺和这么多买得起好看的点心和衣服的人。
他们跟瑞典陆陆续续打了十多年的仗,普通人能吃得起一口饱饭,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哪里还能顾得上好看不好看,好吃不好吃。
科希洛夫心下暗暗羡慕,进了理藩院的门,忍不住问隆科多:“隆大人,我们何时能够觐见中国皇帝陛下?”
隆科多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本官稍后就会为大使通禀,但皇上公务繁忙,恐怕未必能立刻接见大使。”
虽说和谈就是皇上和贵妃想要一力促成的结果。
但如今是俄国吃了败仗,特地来求和。皇上自然不可能上赶着立刻接见他们,哪怕是“摆谱”也得晾他们几天。
科希洛夫被北京的繁华震住了,倒也十分配合:“是,麻烦您为我们通禀。”
隆科多进宫回话时,先是详细禀了俄军偷袭库伦城被全员俘获的事。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