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使臣喜欢长公主的美丽,答话时也很客气,将几种驯马的方式告诉了华阳,其中对于这种从外面捉回来的烈马,通常都是以力降服。
“听闻中原人会用铁鞭惩罚不听话的马,我们草原男儿不屑如此,马有灵性,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怎能以寻常牲畜待之。”
华阳颔首道:“马确实灵性十足,这匹枣红马既然被你们称为绝世好马,灵性怕是不输于人。”
鞑靼使臣骄傲一笑:“它可聪明了,软硬不吃,就是不肯叫我们可汗骑。”
华阳:“它愿意出现在可汗面前,说明最初它还是想为可汗效力的,只是它发现可汗并非人间明君,故而不肯低头。”
鞑靼使臣笑容一僵。
华阳再看向自己的弟弟:“宝马良驹千年难遇,犹如治国贤才百年难得,而古往今来的大贤们皆各有各的脾气,有人积极入世,亦有人暂且避世只待伯乐,如蜀汉先主三顾茅庐方请得诸葛为其所用。皇上,此马想为明君效力,骁勇强健如可汗却无法令此马心服口服,足见它寻的不是只知征战四方的霸主,乃是心怀天下的仁君。”
“仁君礼贤下士,使得四方百姓归附,所以我认为,皇上也当以礼善待此马,时常亲自照料,用你宽厚仁爱的胸怀感化它,如此方能彰显我朝明君的治国之道。”
元祐帝:……
他兀自震惊于姐姐的这番话,陈廷鉴等文臣最先跪了下去,高呼长公主英明。
文官跪了,武官也哗啦啦地跪了下去。
戚太后笑了,赞许地看眼女儿,再对元祐帝道:“你姐姐的话在理,此马奔波千里来我中原,皇上岂能用蛮力待之,那绝非我朝待客、待才之道。”
元祐帝很喜欢那匹马,喜欢到根本不想让别人帮他驯化,而且他很清楚,驯服烈马本就不可一蹴而就,给他时间慢慢熟悉这匹宝马,再有驯马官一日日降低它的野性,可能两三个月过去,这马就乖乖听他使唤了。
元祐帝便用仁君这套说辞打发了鞑靼使臣。
鞑靼使臣憋屈啊,论讲大道理,他们这六张嘴,连那位娇滴滴的长公主都说不过!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满眼爱心。
枣红马:这人怎么天天来看我!
哈哈,迟到了,100个小红包,傍晚见!
139 ? 第 139 章 ◇
◎“是不是送我的?” 元祐帝率领众人下了高台, 来到枣红骏马的身边。
这马确实够烈,只是已经被鞑靼抓获数月,野性多少收敛一些, 不肯叫人骑, 摸两下还是无妨的。
元祐帝越看越满意。
鞑靼使臣还想撺掇元祐帝试试, 元祐帝却是持稳,笑着来句“礼贤下士”,便堵住了对方的嘴。
欣赏完这匹暂且不能骑乘的绝世宝马,元祐帝叫人把那上等的十匹良驹牵了过来。
这十匹良驹象征着鞑靼的颜面, 每一匹亦是价值千金。
元祐帝看了一圈, 对走在身边的华阳道:“姐姐可有喜欢的?”
华阳谦虚道:“宝马赠英雄, 落到姐姐手里乃是屈才。”
元祐帝调侃道:“姐姐若担心这个, 再把好马赏赐给身边的英雄就是。”
说着, 他含笑看了站在武官中间的陈敬宗一眼。
陈敬宗:……
身边响起一些善意的笑声, 陈敬宗看向华阳。
华阳只当没听到那边的低低起哄, 谢过弟弟的好意,她认真挑选起来。
这十匹马其实难分伯仲, 差不多的身高, 差不多的矫健威猛, 只是毛发、马脸有些区别。
华阳看中一匹浑身漆黑但额头有簇雪白毛发的骏马, 而那簇白毛圆圆的一团,边缘呈现波浪状,像一朵浪花, 也像一朵尚未完全绽放的白瓣牡丹。
就凭这朵“牡丹”,华阳也喜欢它。
纤细白皙的手指抚摸过骏马的额头, 华阳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