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1 / 3)

与?这样的恶邻相?处,人心里也累得慌,真不知道?这一日日究竟在忙活什么。

人是环境动物,袁东海和万云有时候都觉得丧气,这是什么鬼日子!怎么赚个钱还要莫名受气!到底要怎么摆脱这样的人?

袁东海会这么问,因为他出来打工已经有十二年?了,这十二年?都没有攒到钱,也就是这几年?,跟万云一起摆摊子卖串串,年?底去越秀年?货街卖年?货,才勉强攒下九千块钱,他手头实在太粗疏,被人一忽悠,就请客吃饭,要不就借钱给别人,人家?借了不还,他又不好意思催债,完全存不下钱,也没个家?人寄托,有一天没一天的。

这九千块钱,要是拿回?老?家?去起房子,借一借,凑一凑,勉强也能盖起来个小平房,往后回?老?家?就有落脚地?了,可袁东海又不乐意,自己人都在广州,跑回?老?家?去起什么房子呢?便宜哥嫂吗?他才不想做这种傻事!

林彩虹就完全没有这种忧虑,她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回?老?家?,从十四岁,叔叔花了两百块就把她从老?家?“买”出来了,往后她都是要待在广州,留在番禺的。

林彩霞在旁边,顺着姐姐的话点头,她也不想回?老?家?,回?去有干不完的活儿和挨不完的饿,有点儿什么吃的都要紧着她妈好不容易生出来的最小的弟弟,没意思透了。

现在,在叔叔家?里虽然?过得也是吵吵打打的,被堂弟妹们排挤,可总比在老?家?好,而且她姐还会维护她,少让她干家?务活,常常指派她到田里去做事,做了事就有钱拿,有钱拿就能去买新衣服新零食。林彩霞对现如今的生活很是满意。

袁东海的话,给万云的心里塞进去了一种蓬勃欲发的念头。

自己已经卖盒饭有几年?了,每天若是能够多卖出几盒,心里就高兴,为今天能多进账几块钱而振奋,可正如袁东海说的,难道?自己真的要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地?在外头卖盒饭吗?

城哥的工作已经从生产岗转向技术感,工资涨得很快,近日桂老?师和裘阿姨都赞扬他在慢慢沉淀自己,往后肯定有不一样的前途,他的认知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城哥跟自己讲话,说一些厂里的转变和各部门之间的纠葛,还有国际大事对他们厂里的影响,万云都觉得模模糊糊的,听?得略微吃力,不明白日本人过不好,跟他们厂里催促城哥去学英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万云知道?,学习是一件好事。

所以,自己是否也要再?往前走一走,突破这种平凡无奇的瓶颈,不然?一人前进,一人原地?踏步,思想拉开距离,往后也是没办法沟通的。

还有,大家?都是同学,起点差不多,林彩虹已经大步跨到可以和酒楼做生意了,再?过两年?,肯定会有新的变化,那自己呢?还是继续单枪匹马做个小盒饭生意吗?这种生存方式会不会太脆弱了?都是朋友,不可能不比较的。

万云陷入了思考。

只是现在已经是年?底了,年?底又有新的事情要做,万云和袁东海还是决定继续去年?货街卖货,就是林彩虹这样忙碌,没有放掉这一波赚钱的机会。

冯丹燕也加入了他们年?货摊里,承接了万云的糖饼年?货生意,她和朱哥两口子上阵打虎,攒钱还债。

今年?的万云准备专攻台历和红包,糖饼其实也很好,但是她精力就这么多,请不到人,江曼已经另有去处了,她实在顾不过来了,就把那个厂家?转介给了丹燕嫂,单一的纸制品对她来讲,单价高,也更为保险。不过她照例寄了不少年?货回?去给万雪,让她姐手上至少别这么紧。

今年?年?中,张承志那熬油的病妻去了,自那之后,他颓丧了一阵子,后来开始把精力都投入在工厂里,斥巨资进了一台高级的印刷机器,在原有的基础上,他厂里出来的纸制品就更加精美?,油墨更加丰富,同类产品中,人家?一打眼就能看见他做出来的东西。

别看张承志人长得不怎样,可审美?这一块却是有点儿本事,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