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3)

村支书这?么一叮嘱,周奶奶立即就把烧好的草药让桂春生喝下,到了夜里,还?带着孙子?送了两?个艾草糍粑和一个粗米饼过来。

桂春生好了之后,单独遇到周长城时,给?了他一支钢笔,声音总算是实沉了点:“小?孩,我?没粮食还?给?你们家,这?支笔还?值点钱,你们拿去,看能不能换点吃的。”

周长城不知道这?支钢笔的价值,只想让眼前的小?老头儿还?他红薯和糍粑,不过他也知道,桂春生肯定是拿不出吃的,他自己都饿成皮包骨了,只好接了这?支钢笔,回去拿给?家里大人。

周家往上数几代人都是农民,哪里认识什么钢笔水笔,一家几口看着这?支钢笔,也估不准价钱,有些犯难。

周爷爷和周长城的爸爸趁着跟大部队一起去县里交公粮的时候,拿了钢笔摸到黑市换米,那米贩子?看了眼上面一行不认识的字母也摸不准,又给?了另一个瞧着有点见识的大哥看,那大哥认出是万宝龙的,还?有八成新,立即收了,给?周爷爷他们拿了二十斤白米和十斤籼米粉。

周家人都惊呆了,一支钢笔竟然能换来这?么多粮食,藏着掖着谁也不敢告诉,飘飘然地回了周家庄。

后来趁着夜色黑下去,周家人又把换来的白米和米粉各分了一半给?桂春生,告诉他这?是用钢笔换来的,他们家收一半,当是还?了前阵子?给?他拿过来的吃食。

桂老师从周家两?老手里接过白米和米粉,有种哭笑不得的情愫,他那值几百块的钢笔,到了这?里就只能换十斤粮米,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也够他撑一阵子?的了。

往黑暗处想,周家人若不是什么实诚人,怕是连这?一半的东西都不会分给?他,管他饿死。

“你要是饿了,就找这?些野菜和山果子?吃。”周长城有时候也会到牛棚去找这?个灰头土脸的小?老头,帮他一起抬抬牛粪,带着他上山找吃的,周家庄的附近的山都被这?一老一小?给?爬遍了。

小?小?少?年的周长城觉得桂春生实在可怜,比爷爷奶奶说的逃荒人还?要悲惨,周家庄最穷的寡妇家里都有两?间黄泥屋和自留地,支书伯伯说他是受人尊敬的老师,现在竟然要住茅草屋,种菜也种不活,比他们这?种半大的小?子?还?没用。

有些地方对桂春生这?种下放的黑九类实行严厉的隔离,不允许当地的村民和他们接触,公社给?他们派最脏最累人的活儿,但周家庄没有这?个情况,只要红袖章不来,村支书和其他村干部隔几日就去看看,帮着收拾收拾牛棚,自从那次他发烧后,也没再让他缺粮食,村里人和桂春生说话,也都随他们去。

周长城一家因为和桂春生有着钢笔和粮食的情谊,走得又更近一些,过年的时候,周家两?老还?会让周长城给?桂老师端一碗菜。桂老师感激周家人的关照,又觉得周长城机灵善良,就拿了木棍教?他认字,他那手字的基础,就是在牛棚前的一个小?土堆上打下的。

若不是周家庄村民的善待,桂春生怕是熬不到平反的那一年。

第020章 第 20 章

“你爷爷奶奶真好, 那时候粮食那么紧张,居然还舍得给他端碗菜!”万云对小时候那种?吃不饱饭的?饥饿感记得尤其牢固,别说把?碗里的?饭给外人吃, 就是自?家人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都要争起来?。

周长城说:“我们家祖籍不是平水县的?, 是从北方过来?的?,我爷爷说,再往上数,老祖宗是西?北的?。”

“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 在解放前落户到?了周家庄。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北方发水灾,地龙翻身,颗粒无收不说, 还发人瘟, 半个村子的?人就一路往南逃, 路上没了很多人, 等到?这儿的?时候已经?只?剩十来?户人家了。那年月,日本人打我们, 国军到?处战乱抓壮丁,哪里都不太平,因为是外来?户,好多的?地方也不收留他们, 能?在周家庄落脚,还是因为都姓周。”

“我爷爷奶奶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