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泾州离祝氏祖宅只有二三日的路程,可他却还是没能挤出时间去看望阿父,阿娘。

河道竣工之夜,祝乘风在启程回京之际,在新筑的河道旁,宴请泾州同僚官员,世族豪绅,兵卫。

还有参与修坝的工匠百姓。

长长的河道旁,桌案齐摆,不拘是海味奇珍,还是百姓自家腌制的小菜小鱼,一应上桌。

这番官民同乐的盛世之景,引得许多画师当场铺纸挥墨。

要把这盛景,留给后人观之。

河道边灯火昼夜未歇,天刚一亮,祝乘风便在千余人不舍相送下,踏上了回京之程。

他本打算回京之前,先去祖宅一趟,可就在启程之日,任旧留在泾州的士族家主,给他送来了四十几口木箱。

箱内装的全是孤本典籍,还有许多极为珍贵的失传之技。

请他代为转交天子,以充国学。

士族是想要先用这些士族的立根之本,来试探天子对他们的态度。

接此重任,回祖宅之事,自然成了泡影,祝乘风只能辞别阿姐和族中子弟,一心赶往京城,把书籍安全交到天子手中,才能安心。

因为这些孤本太过珍贵,便把护卫自己的都尉们,都派去护送书籍,自己则压在队尾断后。

这日过午,在两侧奇险山峰的夹道间,连日赶路致人困马乏,祝乘风便下令原地修整,他则在闷热的车内摘抄书籍。

沉静的心绪,却被忽隐忽现的马铃声打断,推开车门,举目而望,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闭眼凝神,耳中果然又听到马铃,这次的响动已经清晰了许多。

证明策马之人,正冲车队急驰而来。

“全军戒备!”不等祝乘风下令,察觉不对的都尉,抽刀大喝:“保护督察使,绝不容失!”

身着轻甲的兵卫们,以保护之势围拢而来。

“保护书箱!”祝乘风看都尉是要护他,便拿出了此行从未示于人前的天子令牌,肃声下令:“情况若险,先护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