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3)

那么我想请问,两京大内一贯号称有十万内宦,如此庞大的人群,却多为人浮于事,虚耗财力物力,为何不裁减了去?如此一来,每年倒能省俭出不少银子。”

这话倒是切中要害,只可惜这项积弊原是古早遗留下来的,绝非一时就能解决,容与坦言,“国朝宦臣的人数是立国之时便定下的,历来也是由皇上亲自裁夺。林某对此也不敢妄议。”

“怎么厂公又谦虚上了?”阎继横眉一笑,“当今朝堂,还有你不敢议之事么?天家不饰节俭,以举国之力蓄养如此多家奴,难道不该进言劝诫么?”

容与微微颌首,依旧真诚道,“大人的意思,是要皇上从自身做起尚俭,这固然没错,可也只是节流而已,朝廷还需找到开源的法子。林某绝不是说捐纳这个办法好,这毕竟只是一时权宜之计。至于怎么能令国库充裕百姓富足,还有赖于阎大人为朝廷多出谋划策。”

阎继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良久哼笑道,“继无此能为。厂公敛财手段高明,不去户部任职倒是可惜了。你口口声声说户部没钱,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自己却丝毫没有俭省之意。请问厂公大人,你千里迢迢从京里来赈灾,排场可谓不小,听说还带着内廷供奉的建州龙团?”他忽然提高声音,有如质问。

容与窒了窒,只得据实答他,“是,不过林某并非有意铺张,实在是事出……”

一句话没完,阎继断然挥手打断,声色俱厉,“厂公那些理由怕也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吧?那阎某人也无谓知道!我这里并没有好茶好水来招待,厂公这便请罢。”

他这番逐客令下的决然,容与不免尴尬起身,觉得自己脸上大约是红一阵白一阵。无奈之下,也只好向他长揖告辞。

直到容与离去,阎继仍旧岿然不动的坐在原处,既不相送,更是摆出一副目不斜视的态度。

“大人又挨骂了?”林升在外候着,见他出来,禁不住嘲弄的叹道,“早就知道会这样,连我都能猜到的事!您干嘛非要自己撞上来让他骂?”

心里不忿,他不由更加恨恨,“那么多个老奸巨猾的盐商,在您面前儿都是一样好讨不来的,偏生折在这么个腐儒手里,也太便宜他了。”

回想适才的对话,容与心里倒也没有不快,只对林升解释,“他送了赈灾的银两给我,出于礼貌,我总要亲自拜谒感谢他一下,至于他说什么,我听着也就是了。”

林升不满意这个回答,不以为然的白了他一眼,又暗暗地撇了撇嘴。

容与瞧见了,笑对他道,“反正回京里也是要被骂的。不如先习惯一下,听听他们如何骂我,我也提前想好辩驳的话。”

听着像是苦中作乐,林升复又白了他一道。容与于是笑叹,“阿升,我觉得我是老了呢。这些年下来,脸皮都比从前要厚了。”

林升终于扑哧一声,乐了出来,笑过一阵,才又敛容道,“您说这个阎继知不知道,他的官位还是您举荐的?”

容与想了想,“应该知道吧。”

“那他还这样对您?”林升顿时气涌如山,“就不能知恩图报一下么?”

容与笑着摇头,“知道归知道,可对于他来说未必是值当高兴的事。他本身根基不厚,一入仕途就得了人人称羡的差使,多少人眼热,背地里不免编排他和我是一党,也许还会说他曾讨好巴结我。所以他更是要对我不假辞色,能远则远。我知他的难处,所以若是有机会也便成全他就好,让旁人看见他并不对我客气,反而更有助于他在世人心中,留下个好名声。”

林升听了沉默下来,半晌轻轻一叹,“原来大人心里,是这般清楚明白,唉……”

说话间,两人已是行至虹桥。扬州城,自上方寺至长春桥为草河,从便益门到天宁寺为城北,瓜洲到古渡桥是为城南,而小东门至东水关号称小秦淮,而中心处则皆会于虹桥。

所谓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此时虽为深秋,天气晴好,不甚寒凉。城中人三三两两皆来游湖。湖中各色画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