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周韵姐有名额,所以,我才……”
沈老六了然,这事也算正常,村里有不少人有城里亲戚的,也经常给他们拿粮食补贴。
周韵也在旁边说道:“我们知青也有人每年寄粮食回去,城里的粮票确实不好弄。”
说着话就到了院子前面,3人一起把粮食都搬到了杂物间。
沈老六忍不住提醒:“汐丫头,你这样放地上不行,到春季时可能会回潮。”
乔筠汐点头:“也放不了多久,我分的粮食少,这些很快就能用上,到时候我放到西屋的炕上或是地窖里。”
沈老六笑呵呵:“你这屋子没有老鼠就可以哩。”
乔筠汐住进来之前确实是有老鼠的,不过她后面用了几次老鼠药就基本没有了。
乔筠汐笑着道:“现在没有老鼠,我之前用了些老鼠药,对了老六叔,你知道哪里有缸卖吗?”
沈老六不解:“买缸干啥?你水井就在厨房门口哩。”
乔筠汐解释:“不是买水缸,我想买几个缸备用,大小都可以。”
“小的可以存放黄豆花生啥的,有时间还可以腌些酸菜咸菜,大的也可以放些米粮腊肉之类的。”
特别冬天,把缸往屋檐下或是没火墙的杂物间一放就是天然的冰箱,总比腊肉挂在屋檐下的好。
第69章 被套麻袋
沈老六立刻就明白了,自告奋勇的去帮她买,反正他现在也没什么事情。
10多分钟后3人才把粮食搬完并垒好,乔筠汐正要给两人倒杯水,沈老六已经出了院子赶着牛车准备去给她买缸了。
乔筠汐无语,她还没给钱呢,她忙追出去。
沈老六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两声,他是知道价格的,按乔筠汐要的数量说了价格。
乔筠汐给多了3毛钱,是他今天帮忙的费用。
沈老六推了几次没有推掉就收了,牛和车都属于大队财产,清闲时沈老六也可以用牛车接送村里人去县城,或者帮忙运送东西。
这都算他接私活,是要给大队交费用的,虽然不多,但也是大队的一份收入。
乔筠汐回到院子对着周韵道:“周韵姐,进屋坐会。”
周韵摇头:“我一会准备上山弄点柴火,就不坐了。”
乔筠汐也不勉强,她从口袋摸出28元递给周韵。
周韵退了一块钱回去:“给多了,是27元。”
乔筠汐把钱又推了回去:“周韵姐,再怎么都是我占了你大便宜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送你的。”
周韵还是拒绝:“小汐,这里每个人都有买粮的名额,这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
在农村,只要年景好,有钱就容易买到粮食,这也是乔筠汐来下乡的主要原因。
乔筠汐笑着坚持:“那也得人家愿意,周韵姐,你就收着吧,又不是多少钱,不然下次我都不好意思了。”
在乔筠汐的坚持下,周韵最终还是收下28元,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周韵才离开。
乔筠汐回杂物间看着码的整整齐齐的600斤稻谷,很是满足。
她把买的稻谷都收入空间,她空间里是有小型碾米机,她自已就可以给稻谷去壳,600斤可以出400斤左右的大米。
看着时间也才10点,她骑着自行车又去了赵家买了大大小小的10多个竹编的圆簸箕。
又买了几个小篮子,几乎把赵家的存货都清空了。
她这段时间在山上采了不少的香菇,不对,确切的说是冬菇,冬菇需要烘干才行,她准备用圆簸箕摊开在西屋的炕上操作。
这种圆簸箕不管是晾晒烘干还是放东西都很方便,价格也不贵,今天买了那么多竹制品总的也才6元。
回到家的时候,沈老六刚好回来,他帮着乔筠一起把缸搬到了杂物间才离开。
中午简单吃了一顿,又休息了30分钟,才背着背篓上山,今天只有半天时间,她不准备进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