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也冷,早上出门前都把炉子封死,不然这炭不够烧的。
周嘉妮捅开炉子让屋里慢慢升温,去厨房拿盆的时候目光往角落里一顿,两筐炭,她记得走之前还没有的,原来的碳也是用破编织袋装着,敞着口倒在角落里,随用随往外扒拉,什么时候多了两筐炭?
晚上于晚霞回来的时候告诉她了,邱则铭让汪前进的姐夫帮着弄的,不过这个没对外分,他们晚上悄悄出村拉回来的。
于晚霞笑道:“地窨子里还有两筐呢,咱不用算计着用了,能敞开烧一阵子。”
周嘉妮也高兴,忙问了钱的事,于晚霞嗔她一眼,心说嘉妮是一点便宜不占邱哥的,邱哥恨不能把心掏出来,嘉妮是每回都得清账。
在家歇了一天,跟邱则铭一起去了农场。
这回不赶牛车了,张叔让他俩溜溜那两匹骡子。
这骡子比刚来的时候可健壮多了,张叔已经赶着去过几次镇上,不舍得拉太重的东西,但拉两个人没问题。
邱则铭也赶着在村里绕过圈,这俩骡子认他。
“让它俩跑跑,出出力。”
两人就赶着骡车往外走。
出了村子后,邱则铭从包里掏出灌了热水的输液瓶出来,递了过去,外头还带了个布袋子。
周嘉妮其实不冷,她腰上、腿上,都贴着暖宝宝呢,但还是接了过来,笑道:“谢了!”
邱则铭笑:“不客气!”
天阴沉沉的,弄不好这两天又会下雪,邱则铭道:“赵教授的团队很关心我们的实验进度,前几天通了电话,知道咱们小试牛刀成功了,特别高兴。听团队里的人讲,赵教授已经跟农业部提出申请了,希望能召开全国性的塑料大棚会议,将塑料大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周嘉妮眼睛亮了起来。
这时候就已经在申请了,那应该不是后年,弄不好文件就快要下来了,明年应该就会进行大力推广。
周嘉妮也很高兴,她道:“他们有没有提团队的技术员会下来吗?”
邱则铭道:“技术员会不会下来不知道,但那边说会帮咱们争取学习的机会,具体去哪儿不知道,我计划安排刘岩和洪山叔的儿子过去,与其等着分技术员,还不如咱自己安排人去跟人家学学这本事。”
周嘉妮知道邱则铭志不在此,得把人带出来,有这种学习机会倒是正好。
“再从老知青里挑一个。”邱则铭道,“人员还没定,到时候让村里推荐。”
周嘉妮点点头,本村两个,知青里选一个,这安排谁也挑不出毛病。
说到这里,邱则铭道:“等这事安排完,大棚这边让刘叔看着,我回首都探个亲,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帮你捎回来。”
周嘉妮惊讶道:“你是过完年回来,还是年底回来?”
“到不了年底就回来,回去也就三五天吧。”邱则铭笑道,“这样过年的时候我就不回去了。”
至于要啥,周嘉妮一时想不起来自己私人方面缺啥东西,便只好道:“你看看首都那边有没有好看的花布吧,我想弄几款带布艺装饰的编织筐、收纳凳。”
又道:“现在让四大爷他们做新样式,倒不是急着上市,是李副厂长那天提到明年开春的广交会,问参不参加,我觉得这机会挺好,咱们去露露头,展示一下,如果能直接签下出口的单子那最好不过了。”
“到那时候咱厂子的基础也打稳了,可以往更高的地方奔一奔。”
邱则铭点头:“行,我回去找找。”
农场里,不少人正顶着寒风在清理河渠,这时候有些知青能选择上不上工,但被罚来农场劳动的就不一样了,愿不愿意都得上工。
赵卫国脸上都起了冻疮,握着铁锹的手虽然戴了手套,可还是冻的没什么知觉,每一次呼吸,脸前头都炸出一团浓浓的白雾,冷的要死。
可比起这寒冬腊月,他的心更冷。
铲了两下硬邦邦的土,目光朝前方望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