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但是绝对不要误解了他,为了南国,他牺牲了你,为了中原,他牺牲了我,可他从来都没有把你当做外人,我们都是他的儿子啊……”

楚九歌又怎会不知楚知意的心思,只是常凌歌一提及,想起在珂国时楚知意那憔悴的睡颜,他的心难受的像是要被撕裂一样,宁可被他误解多年,也不愿透露半句真相。

“此次前来是想告诉你,楚国有些老臣为了防止楚王柯做出什么不可弥补的蠢事来,已经蠢蠢欲动,有些人甚至已经掌握了兵权,恐怕不日便会颠覆他的王位,比起到时换个更棘手的人来管理军务,倒不如趁着他们内乱一举攻进王都。”

楚九歌面露难色的摇摇头,“南国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尚未安抚严齐的百姓,若贸然出兵,定会引起民愤,更何况,楚国的面积也并不小,攻进王都绝非一朝一夕间的易事,若是落得两败俱伤,情况会更加不容乐观,何况到目前为止,南国与楚国还是签订了和平契约的。”

这也是楚王柯那个傻子为楚国做出的唯一贡献了,虽然这契约随时可以被单方面撕毁,可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还能够维持着两国间微妙的平衡。

“或许吧,即使心理明知开战是不可能的事,可我还是不顾一切的来见你了。”常凌歌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久违的笑容,看着楚九歌如今已经能沉着的分析战况,他就可以放心这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国师了。

楚王柯是楚国先王膝下唯一的儿子,而楚国又是个极其注重家室的国家,自然不可能实行什么禅让制,柯理所当然的继位,就使朝中大臣的负担大了许多。

后来,便有一富有才学的文士求见,为楚王柯出谋划策,得到了朝臣的一致认可,后来柯见到了这位文士,因其长相貌美,擅长讨喜,而宠爱他,自此这个朝堂上的花架子便整日流连寝宫,寻欢作乐,再不理朝政。

传闻经人口传的大多改变了最初的样子,有人说楚王柯是被身边太监的谗言给怂恿了,有人说是妲己在世,有狐妖迷惑了楚王,众说纷纭,可没人知道,真的委身在楚王之下的竟是曾被南君恣睢当做细作赶出南国的常凌歌。

他在楚国这么多年,为了崩坏这个国家,也算是坏事做尽,如今完成了任务,也该享受奢望已久的解脱了。

常凌歌放下手中的茶盏,楚九歌立刻又端起茶壶为他斟满,望着那微弱的水汽氤氲着升腾,常凌歌终于笑了,仰头一饮而尽,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便朝宫门大步走去。

这样的告别方式或许更适合他们兄弟二人,第一次斟茶时,楚九歌就发现常凌歌的手在止不住的颤抖,他反手去摸他的脉象,竟微弱的像是弥留之人一般。

他清楚,这便是回光返照。

常凌歌一如他印象中的那样,优雅,有礼,所以才选择最有神采的时候来见他,不愿被他看到自己的虚弱。

后来,楚落音成人后曾在临安城外看到一座孤坟,碑上刻着“长兄楚凌歌之墓”几个字,楚九歌不但永远承认了他长兄的地位,并且归还了他承袭楚知意姓氏的资格。

至死,他们父子都是南国最伟大的功臣。

第52章 ·第五十一章·船动湖光滟滟秋

常凌歌来过的事,楚九歌没有对任何人提及,他仍旧不甘心至今依然很多人将常凌歌当做十恶不赦的罪人,却又一时间无法为他正名,沉浸在深深地自责中,无法解脱。

楚知意父子俩用青春,用生命换来了南国如今的繁荣,最后却只落得身后名败坏的结果,这样不公平。

明眼人都看得出楚九歌的心烦意乱,恣睢想去劝他,可因近来忙于国事,身边竟没有人知道楚九歌在烦心什么,又不能指望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那个小哑巴楚落音开口告诉他是怎么一回事,也急的火烧眉毛。

“你气什么?”楚九歌满脸疑惑,“你的计划实施的不是挺顺利的吗?”

“你这副样子,就算统一了中原,稳坐了江山,我也不会开心的。”

直到这时,楚九歌才坚信曾经那个温和的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