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这段日子,他似乎觉得自己有点像蒋家的孩子了,三姑母赚了钱会带他们一起出去玩,三姑父为了他和宁哥儿的名声一起蹲着等名士来作诗。

宁哥儿和他比赛写功课,也会指出他的缺点,姑母也是管着自己的学业,把他饿的饥肠辘辘,还是让他把文章写完。

但是写完功课,他们每日都可以一起玩,一起吟诗作赋,一起吃好吃的,真的像一家人似的,尤其是三姑母对他信任有加。

可是这个蒋筠就是不开窍,自己对她几番示好,她还懵懵懂懂的。

不过,这也不打紧,蒋姑父官运亨通,母亲应该会答应的。

以前的他都是接受爹娘对他的安排,唯一一次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

没想到因为结了这门亲事,他受益颇多,当时的他还不知晓。只待过了好些年,父亲下野,当时他和蒋筠已然成婚了,门人族人都惶惶不安时,是蒋夫人接了他们夫妇过去,不仅是接了他们到家,还耐心让自己科举更进一步,甚至扶着他中了进士,分了好的官位,可谓尽心尽力。

就连爹娘都说当年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竟然是靠蒋家,夸他慧眼识珠,毕竟当年想和魏家结亲的人个个位高权重,唯独蒋家算是很不起眼的了。

初进官场,他是觉得防不胜防的陷阱,每一个慈眉善目的人的后面,可能都想对你下黑手。官位低的时候还好,一旦有竞争,人家恨不得往死里搞你。

“累不累?”

妻子蒋筠见他回来,亲自端了热茶来。

魏七郎揽着她进来:“如今我方知一个县令就够难做的了,这吴县还是岳父大人曾经做过官的地方,许多熟人都不好混呢。”

听蒋筠道:“这是自然,你管着这么些人的民生,刑狱,许多的重担都压在你的身上。上头的人要找你讨钱,下面的人一个天灾人祸的也得赈灾,怎么不辛苦?”

妻子是官家女,也懂这些分寸,他在任上上下关系的打理不消他说,妻子就做的很好。

“是啊,不过现在这些倒顺也理的差不多了。”魏七郎叹了一口气。

那些做公子哥的日子,似乎跟前尘往事一样。

难怪当年他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做官,明明做官多威风啊,可现在他才明了,官不是那么好做的。

冗杂,妥协,很多难事。

三年吴县的生涯,幸而岳父在朝,他本以为自己会宏图大展,没想到自己的爹去了,还得丁忧。

人老似乎就在一瞬间,他刚中进士时,看到母亲时,觉得没怎么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