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足了心理准备,在抵死纠缠的事后,她也曾久久坐在书桌前,提笔想写下什么。
为分别留下只言片语。
写写删删,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给他留下。
没有含泪相送,也没有互诉衷肠。
和以往每一次的分别似乎没有区别。
收到他落地消息的时候,她刚上完研讨课。
走出酒店,霞光四溢,满城锦绣。
可她心里空落落的,感觉站立的这片土地和整座城市的空气都因为他的离开而变得没那么特别了。
夏令营结束没几天,结果也就出来了。
没什么疑问,张若琳顺利录取,安心开始暑期实习。
陈逸则刚刚安顿好,准备开学。
两人也开始习惯一整个白昼的时差,消息常常隔天才能回复。
就像是隐秘的暗号。
刚开始确实难捱些,待一切步入正轨后,时间就似摁了快捷键,日日飞进。
他们会经常分享晴空和星夜。
波士顿与北京气候相当,张若琳偶尔也觉得,他们仿佛还在同一座城市。
当银杏叶铺满校园时,查尔斯河畔的高树也染上了金黄。
当北京街头巷尾竖起高高的圣诞树,波士顿街头也全是乔装打扮的圣诞老人。
当紫禁城内白雪纷飞一夜梦回北平,波士顿后湾区也一派肃杀冷清。
张若琳把这些图片都拼在一起,标注日期,存爆了手机内存。
陈逸的朋友圈更新得格外勤快。
她在朋友圈炫耀又长高了一厘米。
他的朋友圈也发了一张体检报告单。哦,他188呢。
男生有不在意身高的吗,没有!
她在朋友圈吐槽辩题奇葩。
他就会在朋友圈发他作为对方辩友的话,会提的论点。
不就是模辩吗,他远程也可以参与!
她在朋友圈转发展会宣传。
他就会在朋友圈发几张他在论坛发言的照片。
她忙,他也忙,一起乐观积极,一起风生水起。
……
但这些,别人都看不见。
在别人首页消失了的陈逸,在她的首页频繁蹦跶。
生活状态所思所想,只一人知。
每每猝不及防刷到,都令她反复心动
这隐秘而骄傲的“忠贞”啊。
每一个节日,她都会收到大洋彼岸寄来的礼物。
虽然她都知道是什么,但每次开箱都还是期待不已。
宿舍的姐妹们也每次围观。孙晓菲还会特地打听,又是什么国内没上的新款。
每次都是裙子,每次都是不同的裙子。
大一时她从来不穿裙子。
如今一件件挂满了衣柜。
如此,张若琳几乎每天都穿裙子。
即便是大雪纷飞的冬日,她厚重的羽绒服和呢子大衣下,仍是各种材质的裙子。
裙子很适合她,衬得她整个人高挑又有气韵。
就连她的准导师高莹教授都时常夸赞她穿得好看。
一开学,她就忙着准备司法考试,紧接着就是交接社团和协会的工作,开始筹备毕业论文选题,片刻都没清闲过。
然后最大的事就是给高莹教授打下手。
高莹已经两年没带研究生,她的博士生回家生孩子去了,在做的课题就落在了一个人身上。
张若琳感觉亚历山大,如果自己是高莹,助手从博士生降级到本科生,大概会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