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量自然也越来越重。
二更很晚,明早来看
??[110]110
签了军服合同之后,驻军那边就先给苏文娴预付了一笔定金,给钱时很痛快,从签字的司令到给她拨款的军需官一路给她开绿灯,很快就拿到了钱,给棉纱厂交定金定下一批军服布料之后,就等着布料到货开工。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何添伟组织的剪裁仪式也如期举行了。
仪式当天,人很多。
因为总督的出现,布政司署很多洋人高官也都去了。
但是仪式现场更多的则是劳森道木屋区的难民们,他们穿着脏乎乎的衣服,眼巴巴地等着总督剪彩仪式结束之后,给他们分新房的钥匙。
总督踩在特意为他铺设的红地毯上,在何添伟盖好的两栋两层楼高的安置房前和其他洋人高官以及何添伟一起剪彩。
报社记者咔咔按下快门,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很快这些照片将会出现在全星城的报纸上,在女王的圣光之下,连在远东殖民地的难民们也住上了新房子,这都是仁慈的叶伦国统治者们赐予他们的!
在这场大火之前,鬼佬统治者们对于星城庞大的180万难民采取的是视而不见政策,难民们可以在郊区的空地上搭破木板房居住,但是没有人管他们的生死和居住。
任其自生自灭。
几千人的木屋区只有一个水龙头,每天拎着水桶去排队是每个木屋区人都要做的。
明明多安装几个水龙头就能让百姓便利很多,但是鬼佬统治者们根本毫不在意。
直到大火烧毁了三分之一的劳森道木屋区,大量的难民聚集在总督府和布政司署门口,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在报道这件事。
而且那些华人们竟然还有组织捐款的,弄得声势越来越大。
作为他心腹的布政司对总督说:“如果再不妥善处理难民的话,事情闹太大捅到女王面前恐怕会影响到您的升迁。”
总督这才不得不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
好在这些黄皮肤的华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家伙,听到要拍卖官地就凑了上来,这个何家的长孙何添伟明明长着一张白人的脸,但是行事作风完全是华人的样子,不过他做事倒是很迅速,半个月就盖好了两栋。
还能组织媒体来拍照片,相信这些安置房发出去之后会平息社会各界的声音,难民们应该也会老实地等待新的安置房盖好后给他们分房子。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
直到剪彩结束之后,总督开始给难民们发钥匙。
两栋两层高的楼房,每一户的住房面积是120平方尺,仅仅11平方米的面积,并且还要求每户至少住5名成年人。
不算孩子的话,每个成年人分到了2平方米大小的面积,仅仅够躺下。
可是就算是这么窄小的地方,这些领到钥匙的难民也激动得恨不得给总督跪下。
何添伟一共才盖出来两栋楼,合计四十多户房子,所以发钥匙的仪式很快结束了。
而那些没有分到房子的难民则是巴望地等着,他们有很多人无家可归,夜里只能住在原来的废墟之上,拿纸壳蔽体,若是运气不好赶上下雨的话,他们就只能站在雨里被浇透。
因为他们原来能勉强遮风挡雨的破木屋被烧毁了,没有地方能收留他们。
难民们期待地等着总督变出更多钥匙给他们发房子。
可是没有了。
总督安抚地宣布:“很快就有新的安置房盖出来的,你们再等一等。”
然后就逃跑似的上了车,离开了这里。
接着那些踩着红地毯的布政司署高官们也陆续坐进小汽车里离开了这里。
反正照片也拍了,报纸会报道他们的善举,就算是叶伦女王也挑不出他们的毛病。
至于那些没有分到房子的大多数难民,根本没人在乎。
而那些分到房子的四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