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挑战者心中,居然生出一个莫名的希望,希望这支箭好好呆在靶上,不要再跌下去。
可惜真神不理会他这临时抱佛脚的祈愿。风起之处,那支箭摇晃了几下,啪嗒一声落地,溅起一线黄尘。
屈方宁自己倒不甚在意,将弓箭放回原位,向军务处的裁判者打个手势,又向挑战之人笑了一笑,示意:“你赢了,我输了!”
巫木旗瞧得又心疼,又着急,向旁边问道:“将军,小锡尔这么久还不开口说话,真成哑巴了吗?”
一句话出口,好久都听不见回答。回头一看,御剑高大的身影早已立在场边,越影也已牵了出来。
他这才急急忙忙追了过去,一边腹诽将军对爱子漠不关心,一边没精打采地牵了越影向前。一路默默无言,将到主帐门前,忽听御剑在马上开口:“流火淬炼的时日,是不是快了?”
巫木旗不解道:“是啊!流火初成时,萨老头儿就嘱咐过,二十年后融尽余下陨铁淬炼,可令枪身历万年而不朽。将军怎地突然问起这事?要开山起铁么?这么多年了,那宝贝也不知沉到哪个地里去了!”
御剑目光似望向前方,又似望向极远之处:“随口一问。”翻身下马,走入帐中去了。
雪灾过后,百废待兴。开春之时,北草原各族将压抑半年的嗜杀之气尽情释放,劫掠牛羊、妇女,抢夺水草、食物。妺离亡习四条河流沿岸,男人的怒吼、女人孩子的哭叫、长枪刀刃的械斗声终日响彻。唯有白石迷宫群情沸腾,却是为了另一件事:扎伊王大叔般不顾王室高层激烈反对,执意立禾媚楚楚为后。有犯言直谏者,竟遭燕飞羽屠戮满门。巴达玛余党伺机而动,煽动起事。开春祭典上,扎伊大长老孛日帖赤那振臂一呼,守旧派将领应声而动,以诛杀妖后、肃清王室之名举兵逼宫。王宫卫兵苦苦相抗,眼见不支,燕飞羽独自背负鹰羽披风,施展凌空回旋之技,将肃清军中一人头盔揭去,露出本来面目。你道是谁?却是巴达玛亲王。原来他当日跃下深涧,幸而未死,只摔断了一条腿。伤愈之后,足足潜伏了一年有余,勾通亲信,收买人心。这一场肃清风波,也是他一手促成。一时两军士兵大哗,肃清军从此分为两派:一派以巴达玛暗藏私心、不足助其成事,自行分离出去,仍以诛杀燕飞羽、禾媚楚楚为己任,号称新肃清军;一派以其包藏祸心、危及王室重权,转而与王军统一战线,在寅、未二宫间共同拒敌。巴达玛率领叛军沉着应战,一时三方交兵,打得好看煞人。自三月冰雪初融,至四月春回大地,战火绵延不休,死伤过万。千叶近年战事频仍,国力虚耗,年轻一代的士兵几乎断层,迫切需要一块肥美膏腴填充辘辘饥肠,高层将领略一商议,一致同意向扎伊动兵。毕罗自然不肯任其独吞,待要先发制人,奈何生在极北之地,长年冰天雪地,军资战备,都靠目连山、雪错湖等地矿场供应。一旦大雪封山,只能望铁兴叹。地下百余矿井,至今尚未解冻。天命虽然严酷,可喜柳狐智将还有一张吹弹不破、韧性十足的脸皮,又向千叶提出同盟之邀,并信誓旦旦绝不毁约。郭兀良十分鄙夷柳狐为人,任使者如何口舌如簧,坚持不允。见御剑沉吟不语,劝道:“柳狐枉为一国名将,两面三刀,反复无常,翻脸如家常便饭,实不可信。”顿了一顿,又道:“上次盟战,如不是他与巴达玛暗中勾结,天哥你……我们也不必向繁朔借兵了。”御剑目光一动,森然道:“今时不比往日,四面树敌,独木难支。如今扎伊混战正酣,这际遇千载难逢,岂能为一毕罗缚足?区区柳狐不足惧,看他七十二变,翻不翻得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郭兀良见他心意已决,只得作罢。一时结盟之事已定,便约妥时日会师。安代王调兵遣将,指派的仍是御剑、什方、郭兀良几人,盖因白石迷宫地形诡奇,不识途者步履维艰矣。必王子一听要与毕罗并肩作战,一定请求同去。安代王子嗣虽丰,除我龙必年已及冠,雪羚、兔采两位公主已过簪花之龄外,余下均是稚龄幼童。族中上下,早将必王子视为未来国君。王后又爱逾性命,平日娇惯异常,如何舍得他远赴险地?必王子执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