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比现代试卷上的填空题要多得多了。
另外墨义就是要求考生去将四书五经等书籍中的一些经文注疏,或者回答上下文。
这些都是记忆力上的问题,寻芳写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特别小心地去用上面发下来的草稿先写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试卷上。
他虽然已经都背诵过书本了,但是在默写方面,他并不是特别优秀,有时候甚至会忘记书本里的内容,这时候想要想出来,就得抓耳挠腮了。
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论学习,就他目前来说并不十分优秀,不过勉强不出大错罢了。这次若是能够通过考上秀才,那运气绝对得占一大半的功劳。
除了帖经跟墨义外,这个朝代的童试还会再加一个杂文的题目,这里的杂文泛指诗词歌赋。
在诗文方面寻芳并不怎么突出,但是上辈子好歹背过古诗词三百首,加上这辈子又学了一些诗词押韵,花点时间努努力还是能偏强写出一首来的。
趁着大早上思想还清明,寻芳迅速地做起了帖经跟墨义,其中有几句是需要斟酌跟忘了字怎么写的,他便先摘抄出来,放在刚才下发的草稿纸上,准备等会儿再琢磨。
差不多将帖经跟墨义写完,时间差不多该到中午了,试舍内还是安安静静的,也不知是哪处的屋顶上停着鸟,还有鸟儿在叽叽喳喳叫。
寻芳准备先休息一会儿,放空放空小脑袋。于是拿出了从家里带的白面馒头,还有几碟小菜吃了起来。
这馒头是白面做的,就算是冷的吃起来味道也很好,加上家里厨娘腌制的小菜,不说特别好吃,至少味道还过得去。
怕吃冷的胃里受不了,寻芳还给自己倒了点儿带来的热水,就着馒头吃下去,原本有些变冷的身体一下子便暖和起来了。
他边吃着,还边“欣赏”着对面那位粗眉毛同学的颜艺。
对面那位考生此刻一张脸都皱在一起,还有些憋红了,这倒不是三急中的一急使他憋红了脸,而是因为想不到答案而急成这样儿的。
寻芳见他如此,便知道对方应该有很多不会的题目。
这时候也快要吃完了,就在寻芳准备咽下最后一口馒头的时候,对面那位不知道是怎么了,猛地一下抬起了头来。
这时候他的视线便正好跟寻芳对上了,寻芳被他这么一看,吓了一跳,嘴里的包子要咽不咽的,卡在喉头,难受的紧。
“咳咳。”他觉得自己此刻呼吸困难。
真是天道好轮回,方才他看着人家抓耳挠腮,皱着一张脸还觉得好笑,现在报应不爽,轮到他自己出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