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让太监过来研磨,写了一封慰问叶寻芳的信。
信上说希望他好好休息,到时候会重新派下县令过去丹城,让他不用操心丹城事物好好守孝,另外也说了,等寻芳回朝廷一定会重赏他的话。
写好之后,墨迹一干,便急着让人去送信了。完全表现出了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
第163章
朝堂上的事情离寻芳还远, 这会儿寻芳正在处理战争后续的事情。
士兵已经留下来没有多少了,这时候丹城是能够留下这一部分兵力的,剩下的人他们丹城养得起, 在城中维系治安也不错。
但是那些去世了的人,寻芳得为他们家的家人着想一些,要给钱给粮。那些参战的,也不能不奖励。
从沈世叔那里要来的粮食, 寻芳就考虑着平分给这些人了。
这时候田里又收了一次粮食, 好在今年年成好, 所以寻芳他们就是分了沈家来的粮食也能保证城中的百姓有饭吃。
之后寻芳又找乡绅们凑了些钱, 凡是家中去世的人家, 每家都给发五两银子。
这样算来,也有上万两银了, 不过乡绅们平分一下, 一家也不到一千两, 再分到一家各房,每家要出的钱就更少了, 不过几十来两也都还能负担。
之前为了安顿这些外来难民,曾经兴过土木,找空地搭了许多屋子, 按着人头,一家多少人差不多给几间屋子分配的。
如今散了银子给他们,各自要回老家还是继续待在这里,都不成什么问题。
各大乡绅还是以寻芳为首, 大家商量了一遍战后事宜,都是跟着寻芳的思想指标去走,并没有什么大困难处。
只是最近城内死的人多, 许多家人尸体停顿在家,光是丧事就接连地办了许久。
然后又是修筑城墙,处理战场,事情多,足足弄了一个来月。
一些没有家人认领的尸体,寻芳便让人建了一个英雄冢,将他们一具尸体一具尸体葬在一起。
然后又请道士和尚来打醮拜忏,闹了许久。百姓见寻芳是这样态度,都觉得寻芳很会做人。
城中的事情料理得差不多了,县里的新知县总算下来。头先第一件就是来拜见过寻芳。
因寻芳官做的比知县大,功劳又大,所以知县亲自来拜见寻芳,还要给寻芳行礼。寻芳见他年纪比自己大,大家行了平礼。
之后叶寻芳不只是在县内出名,时间久了,整个省城都知道了他的故事,甚至是南方一些的地方都听说了他的名字。
百姓赞叹寻芳的英武跟德行,丹城的许多人还因为有个叶寻芳而感到骄傲,连带叶家的人出门都昂首挺胸的。
照大家的说法,是叶家满门忠君之人,死者皆为忠烈,一时成了整个丹城的一流人物,连在外,人家见了丹城叶家的人,都要说一声久仰。
接着宝儿跟叶寻蕙也寻苠他们也都回来了,许多人一回来就得接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譬如叶寻苠,一回来甚至就要接受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难受得整整一个月都不曾出门,情绪好些了之后又开始疯狂读书,连叶寻苌也拿他没办法。
接着叶家还帮着举办了一场那丫鬟银碟的婚事,寻芳当时说过,让银碟自己想一想需要什么补偿。
谁想银碟最后居然提了一个,要嫁给叶家门房的干儿子的补偿。
寻芳当时就有些愣,因为金钱上的补偿他还能够做到,可就算门房的干儿子是奴才,也不能随便给他像猪狗一样配个雌雄吧?
谁想银碟后来对寻芳说道:“你只帮我问他一问,他若还愿意娶我,那我这辈子就跟他了。若是他不愿意,我也不用你赔偿什么,我自然找个尼姑庵,做姑子去。
二爷是个英雄人物,我佩服你,我这几个月在丹城见识到不少,以往痛苦已经烟消云散,当初种种,我不会再提。”
寻芳见她说话爽快,不过是问上一问,自然没有不肯的。
于是找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