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官爷,我?冤枉啊。他们,他们是一起的啊,说的话不能信啊”

第87章 第87章 苏轼醉酒

转眼到了暮春, 苏家?院子里的紫花泡桐开花了。紫色的小花一串串,一簇簇, 沉甸甸的,像是?要在春天的尾巴上来一场盛大而浪漫的告别。

紫桐花开,苏轼和苏辙兄弟俩也要去城西寿昌院上学了。前几?年,因为苏洵离家?宦游,程氏便把苏轼从天庆观接回家?,亲自教导。如今,苏辙也到了要读书的年纪,程氏与苏洵一合计, 干脆把兄弟俩都送去了眉山一位学者刘巨开办的书院上学。

在寿昌院跟着刘巨读书的学生近百人, 不?便安排住宿,因此苏轼与苏辙每日都需要车接车送。苏衡每日先是?将两位弟弟送去寿昌院,然后再去老宅为苏序做康复治疗。等到黄昏日落, 再从老宅出?发, 把苏轼兄弟俩从寿昌院接回家?用暮食。在眉山的日子规律而悠闲。

至于贵生道人,他把苏衡送回眉山,在天庆观住了一个月后, 便开始感到无聊。这?会儿已经?收拾行囊外出?游历了,说是?要走遍蜀中的大好河山, 顺道去峨眉山访友。

驴车的车轮轧在青石板路上, 车厢四角的风铃轻轻晃动, 发出?“当当”的脆响,轻灵。车夫将驴车停在寿昌院门口?,往日早早在门前候着的苏轼与苏辙却不?见踪影。也不?知是?苏衡今日来早了,还是?刘先生拖堂了。

三?位样貌有些相似的小郎君有说有笑地从寿昌院里出?来,苏衡抬眼望去, 见是?与自家?弟弟交好的家?氏三?兄弟,便招手问起苏轼与苏辙来。

“苏家?哥哥好”,家?勤国?,家?定国?与家?安国?都是?知书达礼的好孩子,向苏衡拱手行了礼,方道,“刘先生还在给轼兄讲诗,辙弟候在一旁等他一道下?学。”

讲诗?苏衡敛下?长睫,心道,以轼儿的脾性,恐怕讲诗是?假,闹着先生减免课业是?真。

“多谢告知。”苏衡与家?氏三?兄弟道了别,径自进了寿昌院,寻自家?弟弟们去了。

“先生,学生若是?能将您这?首《咏鹭鸶》改得让您满意,今日的课业您就给免了怎么样?”还未走到课室门口?,苏衡便听见了苏轼与刘巨讨价还价的声?音,心道,果然如此。

“你若是?改得好,此后诗赋相关的课业你都可以不?做。”刘巨沉声?道。

“先生此话当真?”苏轼心下?窃喜。

“当真。”刘巨瞥了苏轼一眼,他这?学生聪慧有余,勤勉不?足,成日想着偷懒。他倒要看?看?,他这?学生能改出?什么绝世好诗来。

“先生这?诗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作结,虽然写明了鹭鸶鸟轻盈的体态与雪白的羽色,但作为收束全诗的末句,却显得没有归宿。鹭鸶为水鸟,栖息于蒹葭丛中,如若改为‘雪片落蒹葭’,先生以为如何?”

“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刘巨沉吟良久,长叹道,“此后的诗赋课业,你都可以不?用做了。”

“多谢先生!”苏轼心下?狂喜,嘴角压都压不?住,“阿弟,走咯,咱们去门口?等阿兄~”

苏轼牵着苏辙的手,满面春风得意地走出?课室,就看?见候在檐柱旁的苏衡:“阿兄……”

苏衡似笑非笑地落下?一眼:“刘先生布置的诗赋课业可以不?做了,但阿父布置的还是?要做的。”

苏轼惊得瞪圆了狗狗眼,忍不?住脱口?而出?:“阿父何时布置了课业?”

“今晚。”苏衡慢条斯理道。

“不?要啊”苏轼惨叫,忙用手扯了扯苏澈,“弟弟,你也说句话啊!”

苏辙眨眨眼,看?了看?大哥,又看?了看?二哥,软软道:“我听大哥的。”

苏轼扯扯嘴角,完全笑不?出?来了。他认命道:“好吧,做就做。但是?阿兄你要在旁边陪我!”

“嗯。”苏衡颔首,答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