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等等。苏衡突然顿住。

历史上,苏轼好像是有一位早夭的的哥哥,名字似乎是叫苏景先。这不是苏阿父原本打算给他取的名字么……

回想起当初他才三个月大时,苏洵为他取名的场景,苏衡垂下眼帘,攥紧了衣袖。

年少成名、享誉文坛、安石变法、新旧党争、乌台诗案、流放岭南……一桩桩,一件件,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本以为这一世生在寻常人家,可以平安顺遂了此一生,没想到他所在的不是恬淡悠然的山水田园,而是一艘注定要迎接风暴,破浪前行的孤舟。

“衡儿,你怎么了?”苏洵见苏衡许久不出声,不由有些担心。喜获名字的苏轼挨着阿姐苏轸,窝在程氏怀里,睁着一双圆滚滚的大眼睛,也巴巴地望过来。四双眼睛,都满含家的温暖与关切。

苏衡看着眼前四人,不知怎么的,彷徨的心突然就安定下来。

“无事,方才有些走神了。”苏衡轻声道。

第10章 揩齿贝齿散 自那日骤然得知,自家黏人……

自那日骤然得知,自家黏人又爱哭的阿弟竟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苏东坡,苏衡再也无法拿看寻常孩童的眼神看待自家阿弟,总觉得有种不真实感。

不过,这种不真实感,随着在苏轼一次次的哭闹,渐渐地消失在他那黏糊糊的缠人劲儿中了。

“啊啊!”苏轼已经六个月大了,一身牛劲儿,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现在已经学会爬了。这不,苏轼的乳娘金蝉刚把他放在榻上,他就手脚并用,“哒哒哒”地试图扑过来和他最喜欢的兄长贴贴。

“我还要练十张大字,你乖乖榻这儿玩摇摇鼓,不许乱爬乱叫。”

“昂!”苏轼也不知听没听懂,见兄长和他说话了,兴奋地叫了一声。开心!

苏衡哄了一会儿苏轼,这才回到案前,继续提笔练字。他要抓紧时间了,按照往日惯例,阿妹快醒了。等她一醒,定然要来找阿弟。

果然,苏衡今日的晨课还没写到一半,苏八娘就找来了。

“阿兄,早安。阿弟,我来啦!”苏八娘如今三岁,也不用金蝉帮忙,自己就动作利索地爬上榻,开始“玩”弟弟。

“阿弟,我帮你扎小辫子~”苏八娘一把将小苏轼圈过来,兴致勃勃地拿着小梳子开始为阿弟梳发,玩得不亦乐乎。

苏轼已经习惯了阿姐倒腾他的头发,难得安静地坐在榻上,只一心一意地看苏衡练字。终于,苏衡完成了今日的晨课,刚放下毛笔,还没走到塌边,苏轼就巴巴地朝苏衡的方向爬过来了。

“哎,阿弟你别走呀,辫子还没扎好呢。”苏八娘忙抱住苏轼,不让他走。苏轼瞅着心爱的兄长就在眼前,可恶的阿姐却不让他扑上去,吸吸鼻子,作势要哭。

“行了,别闹了。该去用朝食了。”苏衡不容置疑地说。

“是,阿兄。”苏八娘听话地放开苏轼,自己乖乖下了榻。

“昂!”苏轼没扑到苏衡,而是被金蝉抱起,原本十分不高兴地想挣开,一看见苏衡神色,又乖乖地缩回了金蝉怀里。

苏轼那双大眼睛眨呀眨,看着苏八娘能和苏衡并肩走在一起,羡慕极了。呜呜,他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走路,想和兄长贴贴!

·

帘卷西风,黄花空瘦,转眼又是一度秋凉。

窗外秋风肃肃,薄薄的一层窗纸阻挡不了外头的凉意。在这样微冷的清晨里,能抵挡住暖和被窝的诱惑,坚持早起的,都是有大决心,大毅力者。

苏衡盘坐床上,舌抵上颚,下颚微收,沉肩、松腰,徐缓而匀长地呼出一口气,睁开了双眼。

窗外日头开始升高,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床上,照亮了一张仍在酣睡的小脸。

苏衡垂眸,轻轻推了推睡着睡着又滚到他这半边床来的苏轼。苏轼紧了紧他的小被子,咂咂嘴,继续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丝毫没有起床的意思。

“……”

苏衡耐着性子又推了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