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每日都见到阿兄了。”苏轼如今已经长成十六岁的少年郎了,但是在程氏面前总忍不住要撒娇。
缀在苏轼身后的小尾巴苏辙闻言,也眼含期待地看过?来。虽然吧,苏辙这个才十三岁的小尾巴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比苏轼还要高出一个拳头?,两人站在一起,苏辙反而更像是年长的那个。
程氏温柔笑?笑?,摇头?道:“哪有这么简单。你们阿父如今只通过了咱们眉州的解试,等明年春天除了要参加礼部的省试,省试过了还要再参加殿试,等通过?殿试正式成为进士,还得再参加吏部的铨试,通过?了,才能获得任官的资格。”
“啊?这么麻烦?”苏轼垮下脸。
“好了,快去?换衣服,这会儿估计乡饮已经快结束了,我们现在过?去?接你阿父回家,时间正好。”程氏柔声催促道。
“哦!”苏轼应了声,拉着苏辙回房间更衣去了。
所?谓乡饮,指的是考生在通过?解试后,进京省试前,地方官请举人们聚餐的宴会。乡饮宴一般会在当地孔庙中举行?。不过?,说是聚餐,其实就?是举人们与地方官之间的一种社交,还是特?别累人的那种。
比如今日正是举行?乡饮的日子,苏洵与其他举人们都起了个大早,五更刚过?,天才蒙蒙亮,众举子们就?已经在孔庙正门?外候着了。等了约莫一刻钟,眉州知州才驾临孔庙。又过?了一刻钟左右,眉州有名望的耆老们才拄着拐杖姗姗而来。这些耆老们中年纪最小的也有六十了,别说举子们要恭恭敬敬地向他们作揖行?礼,就?连知州也需在耆老们面前摆足尊敬的姿态。
等耆老们到场,人才算到齐,知州领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进了孔庙大门?。过?了大门?,登桥过?泮池,没多远就?是正殿。正殿下上好的石材雕刻垒砌而成的踏步。在这里还得上演一番“礼让”的表演。
是的,苏洵在心中称之为“表演”。举子们互相谦让,让对方先?走?,知州大人敬老知礼让耆老们先?走?,耆老们也谦让,非让知州率先?登上踏步进殿。众人口中互相说着“您请”“还是您先?请”,来回推让上好几回。
今早天没亮就?起身了,在孔庙外等了两刻钟,等得昏昏欲睡,现在好不容易进了门?,在大殿前又要装模作样互相谦让个三四回。有这个时间,乡饮宴早就?吃完了。苏洵虽然心中不耐,面上仍端着一张板肃正经模样。
这番“表演”终于到了尾声。最后还是耆老们走?在最前面,知州次之,一群举子们呼啦啦跟在最后。
进了正殿,殿中空出一大片,用饭的餐桌分别摆在东西南北四个角落。众人在耆老与知州的带领下,先?向殿中孔圣人的画像与牌匾磕头?行?礼,再将酒菜与果盘等贡品供到香案上,然后才能?依次就?座。
苏衡在家中时,三餐规律,铁打不动,连带着苏家人如今全部养成了饮食规律准时的好习惯。到了饭点?,不用人催,肚子自己就?开始鸣鼓喊饿。苏洵今晨早起,没来得及用朝食,现在被繁琐的乡饮流程绊住,眼看着就?要到了平日用午食的饭点?,他感觉自己已然饿过?了头?,脸色越发板正严肃。
其余举子见了,纷纷在心中赞叹。不愧是苏明允,君子端方,一丝不苟,礼节丝毫也没有错漏。殊不知,苏洵只是因为过?了饭时无法用饭,心情不好罢了。
殿中孔子像前的香案下面整整齐齐摆着今日饮宴所?需的酒水与酒具。侍者跪于在地上,取出酒杯,放到水桶内的清水中上下盥洗三次,再用酒勺从酒樽里舀酒,将数十盏酒盏一一斟满,依次送到众人桌上。知州举杯,众人共饮。饮罢方可?动筷吃菜。
苏洵用筷子夹起已经冷了的饭菜,送入口中。然而,还没吃几口,下一轮敬酒又开始了。侍者将众人案上的酒盏收回,放入水桶中重新盥洗,再用酒勺打酒,重复上一轮的流程。就?这样,收杯、洗杯、倒酒、端酒、敬酒……如此?这般进行?几轮之后,苏洵被搞得胃口全无。本来那些冷了的菜肴就?不好吃,还要吃几筷子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