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没问题,阿父给你买。”苏洵宠起孩子来,也不遑多让。
“我还要吃那个”苏轼来劲了,正要开始“水果大点兵”,却听见自家兄长出声了。
“不许多吃,当心蛀牙。”苏衡的声音平平淡淡,却透着不容置喙之意。
“哦。”苏轼鼓起小脸,委委屈屈,但很听兄长的话。
采莲和青枝跟在后头,彼此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偷笑起来。果然一物降一物,要治四郎君,还得要三郎君出马。
“慧娘,你与孩子们在此稍候,我去买坛玉局养生酒,去去便回。”苏洵一抬眼,就望见三清殿前,玉局观的道长们开始支起卖酒的摊子,挂上红底黄边的酒旗。摊子还没完全支好,好酒的郎君们已经开始自觉地排起了队,就等着买酒。
玉局观卖酒摊上的两面酒旗迎风招展,一面旗上写着“仙露”,另一面上写着“琼
春鈤
浆”。苏洵忙大步往前,加入到买酒的队伍中去。
程氏买了石榴和葡萄,正打算就近寻个茶摊坐下,和孩子们一边吃茶一边等苏洵买酒归来,就听见一个满含惊喜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程娘子?这是在带两位小郎君逛草市呢?”来人却是凌家刷牙铺的铺主,凌大郎。
两人寒暄了一番,凌大郎这才蹲下身来,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苏衡:“三郎,这是我前段时间根据你给我的方子,调配出的牙粉。熟客们用了都说洁牙效果比旧的牙粉好了太多。这一盒是我做出来品质最好的牙粉,给你带回家用。”
苏轼好奇地凑过来,吵嚷着让兄长打开看看。
“此处风大,回去再看。”苏衡不为所动,收好牙粉,礼貌地向凌大郎道谢。
“客气什么!多亏了你俩,我铺子里的小刷牙卖得很好,最近甚至还有邻县的人慕名来买呢。”凌大郎厚实有力的大手重重拍了拍苏衡的肩膀。
苏衡眉梢微动,神色不变。
反倒是一旁紧紧挨着兄长的苏轼皱起了眉毛,大声指责道:“凌叔叔,你别那么用力呀!我阿兄都被你拍疼啦!”
“哎哟,实在不好意思,我都没注意。”凌大郎忙收起手,挠着头讪讪一笑。
苏轼皱皱鼻子,煞有介事地叮嘱:“这还差不多,下次要注意!”
“是是是。”凌大郎连声答应,看向程氏,笑道,“程娘子,你家三郎和四郎感情可真好啊。”
程氏掩唇轻笑:“轼儿从小黏着衡儿,连我都要往后靠的。”
“阿娘,阿父怎么还没好呀。我想尿尿。”苏轼今早出发前喝了不少温水,现下起了尿意,五官难受得皱成一团。
“过了这三清殿,西侧的角落里就有一个茅厕。程娘子,您还要看顾八娘,不如我带令郎过去吧。”凌大郎主动提出想要帮忙。
“那就劳烦您了。”
“我想要阿兄陪我去。”苏轼拉着苏衡不肯放手。
苏衡:“……”
程氏笑骂:“就去个茅厕的功夫,这也要拉上你阿兄。怎不见你那么黏阿娘!”
“阿娘……”苏轼撒娇。
“行了行了,快去吧。”程氏没好气地摆摆手,“衡儿,辛苦你陪这黏人精走一遭了。”
·
苏衡陪着苏轼,在凌大郎的带领下去了趟茅厕。苏轼上完茅厕提裤子出来,一边洗手,一边东张西望,竟被他发现一扇虚掩的角门。
“阿兄,那里有扇门哎,我们过去看看吧。”苏轼好奇宝宝上身,缠着苏衡要去一探究竟。
“看一眼便回去,否则,阿娘和阿妹她们要等着急了。”苏衡拗不过苏轼,只好依他。
“没事,有我看着呢,四郎丢不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此处还有一个隐蔽的角门,去看看花不了多长时间的。”凌大郎开口道。
三人走至门前,轻轻推开虚掩的门,只觉一阵清风拂面,门后竟是一群身穿道袍的道长,动作整齐划一地在做操。这一派闲适悠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