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2 / 2)

与苏辙在国子监读书,苏洵在太常寺忙着?编修礼书,程氏与苏轸母女俩一大早便相携去了城东布行?挑选布料,打算给家?里人每人做一套清凉透气的夏衣。

苏宅里,如今静悄悄一片。苏家?的主子们,只剩得一个苏衡留在家?中。仆从都清楚苏衡的脾性,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 非必要不去打扰他。

澄澈的阳光穿过?梨花枝倾斜而下, 光斑在苏衡的发梢与肩头跳跃。空气中弥漫着?梨花的清香与医书的墨香,伴随着?夏阳细碎的声响。一切都暖洋洋,醉醺醺地, 慵懒得催人入眠。

苏衡摊开书箱中最后一本医书, 轻轻拂去上头的梨花花瓣。

“三郎君”,有人步履匆匆而来,在苏衡身后禀报, “范大人来访。”

范爷爷?苏衡微微诧异,立即起身前往会客的正?厅。

“小?衡啊, 你来了。”范仲淹如今已六十有六, 满头的华发非但不显衰颓, 反而为他增添了几分岁月沉淀的儒雅。

“我先是去苏氏养生馆寻你,十六与我说,你今日在家?,我便寻了过?来。”范仲淹一双睿智的双眸依旧明亮,一眼不眨地看着?苏衡。

“范爷爷, 是出什么事了吗?”苏衡不解。

范仲淹轻轻摇头:“无事。只是今晨起身,忽然有些心悸,然而很快便恢复了正?常。”

“我替您把?把?脉。”苏衡立即道。

然而,一番诊断下来,范仲淹的身体并无大碍。莫非,是什么棘手而隐蔽的疑难杂症?苏衡蹙起眉心。

“看来果?然没什么事”,范仲淹细观苏衡的脸色,却洒然一笑,“不必担心。我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知道。有你一直为我调理身体,我经年的沉疴痼疾早就?被根治了。只不过?,我隐约感觉自己今早迈过?了一个很重要的槛。不知为何,很想见见你。”

苏衡闻言仍然不放心,留范仲淹在家?中用饭,同时?命家?中小?厮速去五岳观将贵生道人请来。

贵生道人替范仲淹诊断后,得出与自家?徒弟一模一样的结论。他叹气道:“乖徒儿,你早已出师,你如今的医术造诣并不在我之下。今日怎么犯起迷糊了。”

范仲淹却觉得心中熨帖。并非苏衡医术退步,不过?是关心则乱四字而已。

然而,在场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另一条时?空线上,皇祐四年正?月,范仲淹因病移知颍州。五月,行?至徐州时?,沉疴复发,一病不起。就?连天子也遣使赐药探望。然而,范仲淹终究没能战胜病魔,于徐州仙逝。

是苏衡的到来,改变了范仲淹死?于旧疾复发的原定命运。然而,这一点,在场三人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范仲淹本人似有所感,但也仅此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