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衡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心,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心中盘旋不去的念头愈发清晰。
“衡儿,带你阿弟去洗手,中秋家宴准备开始了。”苏洵沉稳的声音打断了苏衡的思绪。
苏衡淡淡应道:“嗯。”
苏家今夜的中秋宴很是丰盛。水灵灵的葡萄、个大皮薄鹅梨、果实鲜红的石榴……鲜果的香气若有似无。紫苏鱼、葱泼兔、煎鹌子、炒蛤蜊冒着腾腾的热气,引得人食欲大动。
但最吸引人的事今晚的重头戏螃蟹。现下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节,苏家十几口人,从老到小就没有不喜欢吃螃蟹的。苏家的厨子把采买的一箩筐螃蟹做成了两道主菜,一道是洗手蟹,一道是清蒸蟹。
洗手蟹只有大人可以吃,小孩子们只能吃清蒸的。苏不疑和苏轼不服,撒娇打滚试图让大人们同意让他们也尝上一口,被苏洵无情镇压:“不行。你们还小,吃蟹生可能会吃坏肚子,只许吃清蒸蟹。”
苏轼不信,大人吃得为什么小孩吃不得。大人怎么就不会吃坏肚子!于是,他眼巴巴地望向苏衡求证。
苏衡点头:“螃蟹性寒,生食更甚,易引起腹泻。”
这个洗手蟹得名于其烹制的便利性,食客洗个手的功夫就可以食用。做法也简单,生蟹洗净剁碎,用麻油熬熟,待其冷却,把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水姜、胡椒一起捣成末,再加入葱、盐和醋,放入蟹内拌匀,即时可食。
好吧……苏轼沮丧了一会儿,吃到苏衡给他剥的蟹肉后,很快又高兴起来。清蒸蟹也很好吃!而且兄长亲自剥的蟹肉甚是鲜美!
“阿兄,你也吃!”苏轼举着一条鲜美的蟹腿肉,递到苏衡嘴边。
苏衡心知如果他不吃,苏轼说不准又要闹,便低头咬了一小口。
“嘿嘿~”苏轼心满意足地收回还剩大半的蟹腿肉,啊呜一大口吃了个干净。
苏不疑见了,眼珠子一转,剥了一条蟹腿肉,也学着小弟递给苏不欺,贱兮兮又故作肉麻地说:“阿兄~你也吃~~”
苏不欺脸色一黑:“找打!”
苏不疑吓得立刻缩手,小声嘀咕:“不吃就不吃嘛,凶巴巴的。之言哥,你看看他!”
“是你主动招惹的。”程之言语气平静地陈述事实。
“哼,你们一伙儿的。”苏不疑自讨没趣,恶狠狠地咬了一口蟹腿肉泄愤。
和小郎君们比起来,苏家的小娘子们就和谐多了。苏二娘很有长姐的风范,很是照顾最小的苏轸,贴心地为她夹菜。苏四娘、苏六娘与苏七娘很是文静腼腆,一直安安静静地用饭,不给大人们添乱。
苏家一大家子就老宅在庭院中围坐用饭,谈笑赏月,其乐融融。
此时,夜空中一轮圆月高悬,如水的月色温柔地照亮人间。苏衡看着天上的明月,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段前尘往事来。
第13章 往事前尘 中秋月圆,家家庆团圆,到处……
中秋月圆,家家庆团圆,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热闹无比。
位于郊区的遂溪儿童福利院却冷清一片,别说节日的花灯,就连最普通的一个纸灯笼也没挂上。唯有大门上掉漆的招牌,在夜风中发出摇摇欲坠的声音。
月色皎洁,照得福利院的水泥地面亮堂堂一片。一只小手慢吞吞地抓住被漆成黑色的围栏,小小的身子在围栏前站定,地面上顿时现出一道瘦长瘦长的影子。
这男孩是个孤儿,从小没了双亲。院长在福利院门口捡到他时,他已被冻得四肢僵硬。好在福利院对面便是一座道观,观内老道士颇通医术,立刻开了一道当归四逆汤,将人救了回来。
男孩此时久久凝望的,正是对面长乐观亮起的一盏微弱烛火。
夜风微凉,不知过了多久,观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灰色道袍的老道士步履蹒跚地提着灯笼出来了。
“外头冷,你提前那么早出来做什么。”老道士年事已高,声音苍老而略带嘶哑。
“不冷。”男孩仰起头,黑玉